[发明专利]一种以金属有机骨架为前体制备碳负载Fe-Ti-O负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41100.X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9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娟;郭雨萌;王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C01G49/08;C01G49/00;H01M4/48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有机 骨架 体制 负载 fe ti 负极 材料 方法 | ||
一种以金属有机骨架为前体制备碳负载Fe‑Ti‑O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将Ti‑MOF与铁源按一定比例混合,将混合物溶于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开始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至溶剂挥发;将干燥的混合物放入研钵中进行研磨,后放入气氛炉中,进行高温处理,降至室温得到碳负载的Fe‑Ti‑O负极材料。此方法合成的Fe‑Ti‑O@C材料表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高的比容量;对于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在高倍率充放电下,循环200圈后,容量还可保持455mAh g‑1,表现了良好的循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FeTiO3锂离子电池一种以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制备负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具有比能量高,重量轻,环保等优点。因此,它广泛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阳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量的主要供应者。然而,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1,这是其使用的主要障碍。因此,寻找具有高比容量和循环寿命的有希望的阳极替代品。
金属有机骨架(MOF)及其衍生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MOF具有高孔隙率,多功能结构和可控化学成分[1],MOF为用于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材料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例如,Yu等人报道了使用ZIF-67空心棱镜合成CoS2纳米气泡空心棱柱[2],Muhammad等人受CoZn-ZIF的局部结构的启发,合成了ZnCoS@Co9S8/NC多面体,在2000m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进行400次循环后仍然提供1095mAh g-1的可逆容量[3]。
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锐钛矿型TiO2的负极材料,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只有3–4%,结构稳定,但是其低的理论容量仅有168–335mAh g-1,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与TiO2电极相比较,Fe3O4电极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930mAh g-1),在地球丰度和环境友好性方面,Ti基和Fe基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鉴于TiO2和Fe3O4的优点,可以通过组合它们来开发新的负极材料。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负极材料,碳负载的Fe-Ti-O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等人最近报道了一种碳包覆的Ti-Fe-O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其中含有钛铁矿FeTiO3、Fe3O4、TiO2粒子,在500mA g-1循环500圈后,还能保持321.7mAh g-1的容量,表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4],这表明添加碳可以有效地改善FeTiO3的电化学性能
由于以金属有机骨架作为前驱体合成的材料,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在本工作中,碳负载的Fe-Ti-O纳米粒子通过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制备的负极材料,获得了高的初始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使其具有更多的优势,可用作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
参考文献:
[1]R.Zhao,Z.Liang,R.Zou,Q.Xu,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Batteries,Joule,2(2018)2235-2259.
[2]L.Yu,J.F.Yang,X.W.Lou,Formation of CoS2 Nanobubble Hollow Prismsfor Highly Reversible Lithium Storage,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Edition,55(2016)13422-134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