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81892.6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杰;刘银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世杰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649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配方 胃病 木香 田七 刺激性反应 茯苓 白花蛇草 临床应用 黄芪 乌梅 败酱草 补骨脂 炒白术 仙合草 黄连 中成药 苍术 地榆 干姜 谷芽 配伍 荜拔 治疗 制备 防风 配方 | ||
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包括:黄芪、炒白术、茯苓、干姜、补骨脂、木香、苍术、荜拔、厚林、田七、炒谷芽、地榆、白花蛇草、败酱草、仙合草、乌梅、黄连、防风;
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黄芪2-8、炒白术10-30g、茯苓10-30g、干姜7-20g、补骨脂10-25g、木香6-20g、苍术9-25g、荜拔9-25g、厚林9-25g、田七4-12g、炒谷芽20-45g、地榆10-25g、白花蛇草15-30g、败酱草12-30g、仙合草15-30g、乌梅5-15g、黄连2-7g、防风8-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黄芪2-5、炒白术10-20g、茯苓10-20g、干姜7-15g、补骨脂10-18g、木香6-12g、苍术9-18g、荜拔10-15g、厚林10-15g、田七4-8g、炒谷芽25-35g、地榆12-20g、白花蛇草15-25g、败酱草15-25g、仙合草15-25g、乌梅8-12g、黄连2-5g、防风8-1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黄芪3g、炒白术15g、茯苓15g、干姜10g、补骨脂15g、木香10g、苍术12g、荜拔12g、厚林12g、田七6g、炒谷芽30g、地榆15g、白花蛇草20g、败酱草20g、仙合草20g、乌梅10g、黄连3g、防风10g。
4.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其制备方法为:
1)、按处方量称取黄芪、黄连、干姜、补骨脂、木香、苍术、荜拔、厚林、田七、地榆,经超声粉碎后,加入用量为原料药总重的4倍量的水,煎煮1-2h,再加入用量为原料药总重的三分之一倍的白糖,小火煎煮2-3h,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真空干燥成粗粉;
2)、按重量分数取茯苓、炒谷芽、白花蛇草、败酱草、仙合草、乌梅、防风,浸入6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滤过,得滤液,浓缩成膏体,真空粉碎成粗粉;
3)、将步骤(1)与步骤(2)所得粉末进行混合,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杀菌处理,照射时间为30-50分钟,再次粉碎,粉颗粒目数300;
4)、将步骤(3)中的混合粉末,制成丸剂或是袋装粉末10克一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世杰,未经刘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18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