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源性膀胱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43402.3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3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松华;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膀胱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源性膀胱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在特定位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下部分别安装有推压装置和吸取装置,且推压装置和吸取装置通过活动杆的上下移动相互作用。所述的推压装置包括与活动杆固定的上活动块,且上活动块位于固定块的上方,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分别与所述的上活动块和所述的固定块铰接;两个连杆的铰接处还转动连接有滚筒。患者本人或医务人员可通过手部托垫对活动杆进行按压,活动杆向下移动会使推压装置在患者小腹进行推压动作,此推压动作作用于膀胱,能够增大膀胱压力,刺激尿意,同时提高排尿的顺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排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源性膀胱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如上尿路损害及肾衰竭等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神经源性膀胱检查中,往往会需要检查分析膀胱尿液,从而进行膀胱的相关诊断,这便涉及到尿液样本的取样;
有些患者通常存在排尿不顺畅的情况,为了便于取样,为此人们设计出多种的辅助排尿装置,目前大多数技术是采用通电的吸取装置,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也不便于病人自己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源性膀胱辅助装置,具备的使用便利,造价低廉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源性膀胱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在特定位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下部分别安装有推压装置和吸取装置,且推压装置和吸取装置通过活动杆的上下移动相互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推压装置包括与活动杆固定的上活动块,且上活动块位于固定块的上方,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分别与所述的上活动块和所述的固定块铰接;两个连杆的铰接处还转动连接有滚筒。
优选的,所述的吸取装置包括一个位于固定块下方且与活动杆固定连接的下活动块,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分别与所述的下活动块和所述的固定块铰接;所述的固定块和所述的下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向外单向排气的单向排气管,所述气囊上还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内设有向气囊内单向进气的单向阀;所述的导管下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尿壶,还包括用于插入患者膀胱内的导尿插管,所述的导尿插管与所述的导管固定连接并连通,且导尿插管位于单向阀和尿壶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固定臂上,所述的固定臂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的底板固定放置于固定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臂与所述的支撑架之间的固定位置可调。
优选的,四个连杆,两个连杆为一组且相互铰接,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均铰接在固定块和上活动块之间,且两组铰接的连杆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的铰接处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拉簧。
优选的,四个连杆,两个连杆为一组且相互铰接,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均铰接在固定块和下活动块之间,且两组铰接的连杆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患者本人或医务人员可通过手部托垫对活动杆进行按压,活动杆向下移动会使推压装置在患者小腹进行推压动作,此推压动作作用于膀胱,能够增大膀胱压力,刺激尿意,同时提高排尿的顺畅度;活动杆也作用于吸取装置,上述动作进行的同时,吸取装置对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吸取,配合对小腹的推压动作,使得排尿更加的流畅,且能够排的更加干净,进一步的,由于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和同时发生的,而且可由患者自行操作,力度能够更好的掌握,减少了使用时的不适,使患者能够更快的习惯本发明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