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2092.0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充;李昊;成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直立 基坑降水 井封堵 圆形钢板 止水钢板 降水井 滤水孔 螺纹 弯头 垂直 封堵装置 钢管顶端 工程成本 螺纹连接 水泵连接 制作方便 质量安全 短钢管 底端 封堵 水泵 | ||
一种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包括钢管、弯头、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为直立钢管,直立钢管的底端设有若干滤水孔,在滤水孔的上方固焊有圆形钢板,圆形钢板平面与直立钢管垂直;直立钢管的顶端设有螺纹,螺纹下方固焊有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平面与直立钢管垂直;所述弯头的一端与直立钢管顶端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段短钢管与水泵连接。本发明的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降水井封堵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工程质量安全可靠,封井质量好,操作简单,速度快,便于推广和降低降水井封堵工程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基础工程中的基坑降水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超大超深的基坑,具有地下水与江河水系联系丰富、降水井涌入水量大、速度快等特点,封堵不好极易在井点处产生管涌或流砂,对基坑产生破坏性的危害。传统的降水井封堵方法是,停止降水后,先在降水井管口子部位挂一小桶,防止混凝土进入孔内,用封堵灵、快硬水泥、堵漏王等和混凝土混合在一起,投入降水井管内。此办法因停止降水后水位上升快,水泥硬化之前水位可能上升,挤出混凝土渗出,造成混凝土表面形成气孔或裂缝,漏水造成封堵失效。
而现有的降水井封堵方法一般通过中粗砂、粘土球、干水泥回压的方式将地下涌水水头压住,很难保证在基础底板保持干燥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封堵,在地下水量大、涌流速度快的地区则较难完成封井。
中国专利CN103334444B于2016年4月20日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井泄压式的封堵方法,其中包括在降水井井管外埋入防水套管,浇筑于基础底板混凝土中,插入一根引流管至井管下部,封井时提出抽水泵,紧接着将封井材料依次填入至降水井井管中,让少量的涌水从引流管中自行流出,启动压浆泵将固化剂压入降水井管内封堵。这种降水井管内封堵方法耗时长,投入物料多,施工成本高,并不能解决地下水位较高,水压较大基坑降水井的封堵。
中国专利CN102797266B于2014年12月17日公开了一种降水井封井防水施工方法,其中包括在基坑降水井内埋放钢套筒,将两个半圆型防水板对接卡在钢套筒外壁,对接的接口中注入密封胶,通过钢套筒进行降水井内抽水,抽完后撤泵,钢套筒内埋放封口板,预留有填料口、溢流口、水泥注浆口、水玻璃胶灌入口,并填入碎石、注入水泥浆、灌入水玻璃胶、钢套筒内浇筑混凝土。因此整个降水井中插入填料管、溢流管、水泥注浆管、水玻璃胶灌入管,施工过程极其复杂,虽然其有三重防水效果,结构牢固,但其在实际操作中复杂繁琐、耗费时间长,特别是对于地下水位高、涌量大、涌流速度快的工程实现封堵效果不好,后期底板往往有渗水问题。
因此已知的基坑降水井封堵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包括钢管、弯头、水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管为直立钢管,直立钢管的底端设有若干滤水孔,在滤水孔的上方固焊有圆形钢板,圆形钢板平面与直立钢管垂直;直立钢管的顶端设有螺纹,螺纹下方固焊有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平面与直立钢管垂直;圆形钢板直径比降水井直径小10-15mm,止水钢板为10mm厚、边长125*125mm正方形。
所述弯头的一端与直立钢管顶端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段短钢管与水泵连接。
本发明的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其中所述直立钢管长度为≥3000mm。
前述的基坑降水井封堵装置,其中所述滤水孔孔径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