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快速拆装重组式舰船内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9221.0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6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康郦;于辉;刘昕;吴亮;王璐;马英华;倪志林;康美泽;张雪平;韩超;王飞;华阳;栾厚斌;黄赓;姚迪;张晓阳;张靓;王明鹤;朱亮;韩犇;姚远;徐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郦 |
| 主分类号: | B63B3/08 | 分类号: | B63B3/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郭日志 |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快速 拆装 重组 舰船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快速拆装重组式舰船内装结构,包括模块化甲板部件、模块化舱顶部件和模块化舱壁部件,模块化甲板部件包括高轨道组件、低轨道组件、甲板覆层、轨道盖板和高轨道支撑横杆,模块化舱顶部件包括舱顶轨道组件、模块化天花板覆层、通风格栅、布风器和舱顶照明装置,模块化舱壁部件包括舱壁轨道系统部件、可移动式舱壁部件和固定件。本发明可实现舱室空间的快速重新布局与灵活调整,实现舱室快速合并与拆分,实现甲板上设备、舱壁上设备、舱室顶部设备与装置的灵活移位与调整,可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内装或改装时的焊接、打磨、涂装等作业,还能大大降低舰船维修及改装时的牵连工程量与施工难度,有效降低舰船全寿期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快速拆装重组式舰船内装结构。
背景技术
截止目前,我们一直沿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来把船舶舱室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工作舱室和生活舱室,然后在舱室内的地面上、墙体上、天棚上焊接各类设备安装基座或安装支架,之后在安装基座或安装支架上安装各类设备,这种传统的设计和工艺方式焊接和涂装工作量非常大,安装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而且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还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对设备和施工人员均会带来较大影响,由于现代舰船一般要服役几十年,期间会有多次大修和现代化改装,而舰船维修和改装就会涉及到舱室调整和设备调整,实践表明,舰船维修和改装时的位置调整、切割、打磨、重新焊接、重新涂装等牵连工程量非常大,施工难度也非常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建造或改装工程的整体费用。
另一方面,按传统工艺,设备安装主要采用在甲板上焊接诸多设备安装基座、在墙壁上或天棚上焊接型号不一、大小不同的设备安装支架的方式,这种传统安装方式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污染环境、美观性差等系列问题,即使是新船建造,施工过程中设备位置有时也需要进行调整,舱室壁或设备位置哪怕只位移2公分,也要切割掉原来的基座或安装支架,打磨掉原有的焊接和切割痕迹,重新焊接设备基座或安装支架,在墙上对设备位置进行调整时,有时还要破坏掉已经铺设好的舱室绝缘和涂装,重新焊接设备安装支架,安装完成后再重新铺设绝缘,重新进行涂装,天棚上的设备安装、设备增减和调整也存在类似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传统内装材料及施工技术在新船建造、舱室调整、地面设备安装位置调整、墙壁上设备安装位置调整、舰船维修或改装时的舱室及设备调整等都会遇到诸多难题,牵连工程量非常大,不但浪费大量工时和经费,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施工污染,这些污染对设备及施工人员均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新造船舶或海洋工程舱室的内装难度,降低工作量和施工费用,加快建造进度的模块化、快速拆装重组式舰船内装结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快速拆装重组式舰船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甲板部件、模块化舱顶部件和模块化舱壁部件,模块化甲板部件包括高轨道组件、低轨道组件、甲板覆层、轨道盖板和高轨道支撑横杆,高轨道组件和低轨道组件安装在舱室甲板上,甲板覆层敷设在轨道上,连接并盖住轨道间的空间,形成平面,轨道盖板盖住相邻甲板覆层间的长条形空隙,使之形成平面,高轨道支撑横杆连接并固定相临两个高轨道组件,模块化舱顶部件包括舱顶轨道组件、模块化天花板覆层、通风格栅、布风器和舱顶照明装置,模块化舱壁部件包括舱壁轨道系统部件、可移动式舱壁部件和固定件。
还包括暖气、通风、空调、冷却系统、电缆等舰船保障系统,舰船保障系统布置在甲板轨道下面空腔内。
所述舱顶轨道组件安装在船体扶强材下方,与甲板轨道平行,在舱顶轨道上安装模块化天花板覆层、通风格栅、布风器和舱顶照明装置。
所述舱壁轨道系统部件用于设备安装调整,由横向舱壁轨道和竖向舱壁轨道构成。
所述可移动式舱壁部件和固定件与高轨道组件、低轨道组件和舱顶轨道组件配合使用,用于舱室移位或调整,舱室拆分或合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郦,未经康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9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