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阀管道式过鱼设施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41864.5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平;庞远宇;湛杰;徐位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利;何冲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仓 集鱼仓 过鱼设施 管道式 泵阀 泄流 诱鱼 用水量 地形适应性 工程造价 管道铺设 过水断面 联合调度 升降设备 用水效率 再次利用 注水管道 缓坡 水闸 体型 分仓 启闭 闸门 选址 引诱 地形 地下 节约 渠道 制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阀管道式过鱼设施,包括集鱼仓、闸门、压力过渡仓、过鱼管道、注水管道及泄流管道,集鱼仓、压力过渡仓体型小,采用管道过鱼,管道铺设可地下也可地上,占地少,对地形适应性强,几乎不受地形制约,易于工程选址和布置。不需要长距离缓坡渠道,不需要笨重的水闸及启闭设备,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和昂贵的升降设备,降低了工程造价。管道过水断面小,流速较低,流量小;集鱼仓和压力过渡仓的联合调度,可同步实现鱼引诱和鱼过坝;分仓、次集中过鱼,避免持续诱鱼所需要的持续泄流,节约了用水量。过鱼弃水在诱鱼时还被再次利用,因此提高了过鱼用水效率,大大减少了过鱼用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鱼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泵阀管道式过鱼设施。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防洪、发电、供水和通航等需要,人们常在江河中修建拦河大坝、发电站等水利设施。这些设施破坏了原始河流的连通性,造成河流生态环境片段化,阻断了河流中鱼类等水生动植物的洄游通道,造成栖息地的丧失或改变,导致鱼类的减少甚至是灭绝。
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鱼道、鱼闸和升鱼机等过鱼设施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生态利民的补偿性工程,对于减缓大坝的阻隔影响,恢复河道原始生态环境,保护河流物种多样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鱼道研究和建设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法与措施,提高过鱼设施的设计水平,提升过鱼有效果,对于保护河流生态、促进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造成的不利影响所采取的修护和保护措施,一般包括:修建过鱼设施、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施行水库生态调度和建立鱼类保护区等。其中,以修建过鱼设施和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在国内最为常见。
在修建过鱼设施方面,国内外的主要形主要包括仿自然旁通式鱼道、技术型鱼道、鱼闸、升鱼机、集运鱼系统等,但是上述过鱼设施,要么占地面积大,要么工程造价高,要么水的消耗量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占地面积较小、还工程造价较低,又水的消耗量较低的泵阀管道式过鱼设施。
一种泵阀管道式过鱼设施,包括:
集鱼仓,具有进鱼口、第一出口及第一进口,所述集鱼仓内形成有集鱼腔,所述集鱼腔与所述进鱼口、第一出口及第一进口相连通;
闸门,可启闭地安装于所述进鱼口与所述集鱼腔之间;
压力过渡仓,具有第二进口、出鱼口及排水口,所述压力过渡仓内形成有过渡腔,所述过渡腔与所述第二进口、出鱼口及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口能够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
过鱼管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端及顶端,所述底端与所述出鱼口相连通,所述顶端用于贯穿大坝与水库相连通,所述顶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诱鱼结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能够将下游的鱼经由所述进鱼口引诱到所述集鱼腔内;
注水管道,两端均与所述过鱼管道相连通,所述注水管道内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相并联;及
泄流管道,一端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相连通,所述泄流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鱼结构还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水泵为双向泵,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用于与下游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压力过渡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内设置有第五阀门及第六阀门,所述双向泵位于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六阀门之间,所述泄流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六阀门与所述排水口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第六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联,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双向泵与所述第六阀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泄流管道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四阀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七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江河水流冲击汇水区鱼类生镜构造
- 下一篇:一种抽水蓄能电厂维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