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修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57650.X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1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笑晴;何焯健;刘思慧;刘璟宏;程相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9/02;C08K9/04;C08K7/0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修复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修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步骤:S1.制备呋喃化合物接枝的碳纤维,标记为CF‑A;S2.合成环氧基马来酰亚胺衍生物,标记为MEX;S3.将MEX、环氧树脂单体和胺类固化剂混合,所得复合材料为MEX‑E;将CF‑A加入到MEX‑E中置于55~70℃下进行预固化,然后在110~150℃下固化制得。本发明在碳纤维的表面上引入了呋喃基团,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引入马来酰亚胺基团,通过可逆的双烯合成反应形成化学键接。在碳纤维/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遭到破坏后,可通过温和的条件控制反应的正逆进行,实现该界面的高效且多次的自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修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已经成为21世纪材料领域当之无愧的最前沿发展方向。其中,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模等优异的物理性质。在树脂基体中加入碳纤维,能够明显地改善树脂基体的热变形性能,力学性能等,同时能大大降低材料的密度。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材料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剪切,腐蚀等外界作用,使其在内部形成细小的微裂痕,微裂痕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又会使其承受更多的外界作用,从而迅速地发展为宏观裂纹,甚至肉眼可见的大型裂痕。在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中,由于碳纤维的表面呈现化学惰性,表面能低,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弱,形成弱界面层。在复合材料受力时容易从弱界面层发生破坏,难以充分发挥碳纤维高强高模的特性。因此研究者们针对碳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性研究。其中,自修复性能的引入是一种最前沿的改性方法。当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弱界面层被破坏后,可以通过化学键接的方法,对破坏产生的微裂痕进行修复,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为宏观裂痕,从而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双烯合成反应(简称DA反应),是一种稳定温和且可控的可逆反应。其中,呋喃基团与马来酰亚胺基团之间进行的DA反应是典型代表。这两种基团在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会发生DA反应而相互键合,若是继续提高温度至100℃以上,则会解除该键合。在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中,分别引入呋喃基团与马来酰亚胺基团后,在碳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弱界面层被破坏后,可以先加热至100℃以上解除所有DA键合后,再降低至60~70℃保温,重新进行DA键合,即可将被破坏的界面进行修复。该方法在弱界面层修复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直至今日,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领域,关于弱界面自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有许多空白之处,该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尚未能得到解决。因此,发明一种DA自修复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科技及生产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巨大的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修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具有自修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和树脂基体中分别引入可发生DA可逆反应的化合物,通过加热实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具有自修复功能。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具有自修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自修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述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呋喃化合物接枝的碳纤维的制备:
(1)碳纤维的表面氧化处理:将碳纤维浸入浓硝酸,加热升温至90~120℃,表面氧化处理,得到表面带有反应性羧基或羟基的氧化碳纤维,标记为CF-O;
(2)碳纤维表面接枝六氯环三磷腈上:将上述CF-O置入溶剂Ⅰ中,再加入六氯环三磷腈与缚酸剂三乙胺,在30~60℃下搅拌反应,用相应溶剂Ⅰ洗涤碳纤维后干燥,获得六氯环三磷腈接枝的碳纤维,标记为CF-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7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