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入点及其建立无线分布式系统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41891.5 | 申请日: | 2019-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H04W76/10;H04W84/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永辉 |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及其 建立 无线 分布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第一接入点,用于与第二接入点建立无线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包括:
无线保护设置按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检测所述无线保护设置按钮是否被按下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所述第一接入点开始自主建立模式,并执行以下步骤:
降低无线传输功率;
间隔发送含有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加密方式、服务级标识符以及信道号的信标帧持续第二预设时长;
监听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信标帧,如果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信标帧,则根据接收到的信标帧解析出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建立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还包括:
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建立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还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处于所述自主建立模式是否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若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结束所述自主建立模式。
4.一种第二接入点,用于与第一接入点建立无线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点包括:
无线保护设置按钮,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监听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标帧,并检测所述无线保护设置按钮是否被按下,若是,则所述第二接入点开始自主建立模式,并执行以下步骤:
降低无线传输功率;
关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并启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客户端;
间隔发送含有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信标帧;
根据接收到的信标帧解析出所述第一接入点的设置参数,建立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二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点还包括:
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建立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二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点还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处于所述自主建立模式是否超过預設时长;若超过所述预设时长,则结束所述自主建立模式。
7.一种建立无线分布式系统的方法,用于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建立无线分布式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接入点检测所述第一接入点的第一无线保护设置按钮是否被按下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所述第一接入点开始自主建立模式,并执行以下步骤:
降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无线传输功率;
所述第一接入点间隔发送含有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加密方式、服务级标识符以及信道号的信标帧持续第二预设时长;
所述第一接入点监听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信标帧,如果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信标帧,则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信标帧解析出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建立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二接入点监听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信标帧,并检测所述第二接入点的第二无线保护设置按钮是否被按下,若是,则所述第二接入点开始自主建立模式,并执行以下步骤:
降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无线传输功率;
关闭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并启动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客户端;
所述第二接入点间隔发送含有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信标帧;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信标帧解析出所述第一接入点的设置参数,建立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为所述第一接入点提供第一指示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建立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为所述第二接入点提供第二指示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无线分布式系统的建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8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