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敷式眼罩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6824.4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2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姸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F7/03;A61H7/00;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26600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罩 眼罩主体 热敷 卡接 弹力布 永磁块 穴位 凹孔 发热 按压 便于携带 内壁贴合 上下两端 重力作用 装置结构 发热袋 挂耳部 海绵套 连接柱 连接座 魔术贴 网状布 有效地 纽扣 眼部 粘带 按摩 佩戴 挤压 站立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敷式眼罩,包括眼罩主体,所述眼罩主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卡接有弹力布,所述弹力布的外侧通过连接纽扣卡接有挂耳部,所述眼罩主体的顶端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壁贴合有魔术贴粘带,所述眼罩主体的后侧卡接有网状布。该热敷式眼罩,通过连接座、连接柱、海绵套、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的配合,可以对眼部周围的穴位进行挤压,从而可以达到按压穴位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不仅可以对眼部进行按摩,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佩戴者在站立或静坐使用眼罩时,由于重力作用发热粉会聚集在发热袋底部,造成发热粉仅能对眼底部产生热敷,而不能均匀的遍布整个眼部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部的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敷式眼罩。
背景技术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功能性眼罩已经成为缓解眼疲劳的常见产品,但是现如今热敷式眼罩一般均利用电子式发热的结构型式,因此种加温式热敷片必需接电导通才可加热,使用上较为麻烦,而且一般的热敷眼罩无法对眼部进行按摩,当佩戴者在站立或静坐使用眼罩时,由于重力作用发热粉会聚集在发热袋底部,造成发热粉仅能对眼底部产生热敷,而不能均匀的遍布整个眼部,使用不灵活,不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敷式眼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敷式眼罩,包括眼罩主体,所述眼罩主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卡接有弹力布,所述弹力布的外侧通过连接纽扣卡接有挂耳部,所述眼罩主体的顶端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壁贴合有魔术贴粘带,所述眼罩主体的后侧卡接有网状布,所述网状布的前侧左右两端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内侧通过弹簧片相卡接,所述弹簧片的前侧放置有发热件,所述眼罩主体的内腔前侧左右两端从上至下均卡接有与第一卡块相匹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眼罩主体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贴合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前侧从左至右均卡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前侧外壁套接有海绵套,所述连接柱的前侧中心位置开设凹槽的内腔卡接有第一永磁块,所述海绵套的后侧中心位置开设凹槽的内腔卡接有第二永磁块。
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接座相对于眼罩主体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网状布的前侧左右两端从上至下间隙排列有第一卡块,且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卡块的间距为1cm。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相互吸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热敷式眼罩,通过第一卡块、弹簧片和第二卡块的配合,从而将发热件均匀贴合在眼罩主体的内腔,通过连接座、连接柱、海绵套、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的配合,可以对眼部周围的穴位进行挤压,从而可以达到按压穴位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不仅可以对眼部进行按摩,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佩戴者在站立或静坐使用眼罩时,由于重力作用发热粉会聚集在发热袋底部,造成发热粉仅能对眼底部产生热敷,而不能均匀的遍布整个眼部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网状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弹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魔术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6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