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线圈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97847.9 | 申请日: | 201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易旭;管绮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擎声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H01F4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峰 |
| 地址: | 20043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线圈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线圈,包括多个环部,多个环部彼此连接形成连续的螺旋结构,每个环部与相邻的环部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内设有粘结层,位于最内侧的所述环部的端部设有过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功率线圈的加工方法,包括对铜箔板进行两次切割,整体图形不会变形;并且切割图形设计自动化,为柔性生产;线圈空间利用率提高,器件效率和功率密度也随之提高了;通过拼板工艺,可方便进行批量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无需模具即可进行生产,既可以进行单件生产,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生产与数量无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线圈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线圈用在很多功率器件产品中,如变压器、电机/发动机、无线充电器等等。传统线圈的生产,大多都是通过绕线机绕制铜线而成。这种加工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大多需要模具,不具备柔性生产的要求;同时,圆形的截面的铜线所绕制的线圈空间利用率不高,限制了功率器件的效率。在当前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具备柔性生产要求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率线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线圈,包括多个环部,多个环部彼此连接形成连续的螺旋结构,每个环部与相邻的环部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内设有粘结层,位于最内侧的所述环部的端部设有过孔。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设有若干个,在所述切缝内沿螺旋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部上处于磁力线内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切口。
优选地,所述螺旋结构的截面呈扇形、圆形或者方形。
优选地,所述螺旋结构上设有若干个倒角,所述倒角位于所述螺旋结构上两条直线段的相交位置,或者所述倒角位于所述螺旋结构上直线段与圆弧段的相交位置。
优选地,所述功率线圈设有2层或者2的倍数层,相邻层的功率线圈通过过孔连接。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率线圈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一铜箔板,在铜箔板上设置第一次切割路径,采用激光切割铜箔板,形成多个第一缝,多个第一缝形成不连续的螺旋结构,从而得到未成型的功率线圈;
S2、在第一缝内填充树脂,将树脂固化后形成粘结层;
S3、在未成型的功率线圈上设置第二次切割路径,采用激光切割铜箔板,形成多个第二缝,使第二缝的两端与相邻的第一缝连通,形成切缝,从而形成成型的功率线圈。
优选地,第一次切割或第二次切割后,检查铜箔板切缝处,如有毛刺或残渣,对铜箔板进行化学微蚀,去除切缝处的毛刺及残渣。
优选地,当功率线圈呈扇形时,所述第二缝位于直线段上,以及位于直线段与圆弧段的相交位置。
优选地,当功率线圈呈方形时,所述第二缝位于两条直线段的相交位置,以及位于长度方向的直线段上。
优选地,当第二缝位于两条直线段的相交位置,或者直线段与圆弧段的相交位置时,将第二缝切割为直线倒角或者圆弧倒角的形状。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4,在功率线圈上设置第三次切割路径,第三次切割路径布置在处于磁力线内的位置,采用激光切割铜箔板,在环部上形成切口。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功率线圈及其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铜箔板分成两次切割,整体图形不会变形;切割图形设计自动化,为柔性生产;线圈空间利用率提高,器件效率和功率密度也随之提高了;通过拼板工艺,可方便进行批量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无需模具即可进行生产,既可以进行单件生产,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生产与数量无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擎声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擎声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7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