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便、高效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13604.2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邵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1199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制备 振荡培养 缓冲液 预冷 大肠杆菌单菌落 感受态细胞 冰水洗涤 回收菌体 细菌沉淀 重悬菌体 吹打 冰浴 大瓶 分装 菌体 枪头 重悬 备用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从平板上挑取大肠杆菌单菌落于37℃,250rpm振荡培养12~16h;将培养过夜的3ml菌体转接到大瓶,30℃,225rpm振荡培养至OD600值为0.4~0.6;收集细菌沉淀,50ml冰水洗涤,回收菌体;加入预冷的缓冲液I,枪头反复吹打重悬菌体,冰浴30min;最后菌体用1ml预冷的缓冲液I重悬即得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100μl/管分装在1.5ml EP管中,‑80℃保存备用。利用本发明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率高,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克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高效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受态是指受体(或者宿主)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常态的大肠杆菌细胞不能摄入外源DNA,需特殊处理(如CaCl2、RuCl等化学试剂)使细菌的细胞壁膨胀,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从而使外源DNA进入,这样的细胞就是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制备感受态细胞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后续测序和载体构建等实验的开展。新鲜幼嫩的对数生长期细胞是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关键。
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重组DNA分子能否转化,一方面取决于供体菌与受体菌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还与受体菌的生理有关。转化效率是评价感受态细胞优劣的标准之一。
1972年Cohen发明的CaCl2法是目前实验室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常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但转化效率较低,只用于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不能满足DNA文库构建和大片段DNA的转化;RbCl/KCl法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较高,但需要特殊的试剂RbCl,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Hanahan法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技巧和试剂要求高,重复性不高;1990年Inoue H.等提出的Inoue法的转化效率较高,但对细菌OD600值要求高,而且培养温度要控制在18℃,培养时间长达20-50h,操作过程相对繁琐;也有实验室使用改良的TFB或者FB法,就是添加很多微量离子来提高转化率,但缓冲液配制繁琐,而且成本高,难以被广泛采纳;电击转化法依靠短暂的电击,促使DNA进入细菌,转化率高。但电穿孔法需要特殊的电转仪,一般实验室不具备开展电转实验的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转化效率高,而且成本低,易于操作,稳定性好,能普遍推广使用,对分子克隆实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便、高效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平板上挑取一个新活化的大肠杆菌单菌落至3ml 2YT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7℃,250rpm振荡培养12~16h;
2)将培养过夜的3ml小量菌液转接到装有300ml 2YT液体培养基(添加葡萄糖)的1000ml三角瓶中,30℃,225rpm振荡培养至OD600值为0.4~0.6;
3)将扩增的300 ml大量菌液转移到预冷的50ml无菌离心管中,于室温以3650rpm离心5min,收集细菌沉淀,弃上清;
4)50ml冰水洗细菌沉淀,随后于室温以3650rpm离心5min,收集细菌,弃上清;
5)重复步骤4)一次;
6)倒扣离心管于无菌吸水纸上5min,使液体流尽,回收菌体;
7)加入20ml预冷的缓冲液I,枪头反复吹打均匀以重悬菌体,冰浴30min,随后于室温以3650rpm离心5min,回收菌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