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式研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84088.6 | 申请日: | 201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6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尹壬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壬奎 |
| 主分类号: | B02C7/18 | 分类号: | B02C7/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学超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机 | ||
1.一种磨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组装体,由上部研磨部和下部研磨部形成,所述上部研磨部形成为下表面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容纳槽的盖形状,在所述容纳槽的内表面具备具有凹凸的第一研磨面,所述第一研磨面以具有第一圆形的上表面部分和从所述第一圆形的上表面部分的边缘曲线连接而向下侧延伸的第一外围部分的形态形成,所述上部研磨部的上表面形成有投入研磨对象的投料孔,所述下部研磨部形成为与所述上部研磨部的所述第一研磨面对应的形状,且具备插入所述容纳槽内的凹凸的第二研磨面,所述第二研磨面具有第二圆形的上表面部分和从第二圆形的上表面部分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第二外围部分;上部本体,在所述上部本体上固定所述上部研磨部,且所述上部本体上具备投料口,以能够向所述投料孔内投入研磨对象;以及下部本体,在所述下部本体上固定所述下部研磨部,且所述下部本体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上部本体;
其中,在所述下部研磨部的第二圆形的上表面部分形成中心部周边低且向外侧逐渐升高的倾斜度;
其中,在所述第一研磨面和所述第二研磨面通过由在槽部和所述槽部之间凸出的多个研磨凸起形成的研磨凸起部形成所述凹凸,在所述第二研磨面的第二圆形的上表面部分形成半径不同的多个同心圆形态的第二槽,在所述第一研磨面包括凸出片,所述凸出片形成为比第一研磨面的其他研磨凸起长,所述凸出片朝向第一研磨面的边缘以对应于螺旋角度的角度倾斜形成,所述凸出片在与所述第二研磨面的所述第二槽对应的位置,向所述第二槽内延伸伸长凸出,从而所述上部研磨部旋转时所述凸出片边沿所述第二研磨面的所述第二槽旋转边从第二槽挖出堆积在第二槽的研磨物并向周边部输送;
其中,在所述下部研磨部的第二研磨面的第二外围部分下端边缘具备向外侧延伸的外侧凸缘,所述外侧凸缘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以能够容纳研磨物,且形成有排出孔,以便向下部排出研磨物,在与所述下部研磨部的所述外侧凸缘上表面对应的所述上部研磨部的下表面形成扫刮凸起,所述扫刮凸起用于将残留于所述外侧凸缘的研磨物引导至所述排出孔;
其中,在所述组装体下方位置,在所述下部本体可拆卸地设置有收纳桶,以接收从所述下部研磨部的所述外侧凸缘通过所述排出孔排出的研磨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式研磨机,其中,包括:连接轴构件,从所述上部本体的上部面通过空腔插入,贯通所述上部研磨部的中心部延伸,且下端固定于所述下部研磨部;以及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上部本体内来弹性支撑所述上部研磨部并对所述上部研磨部加压,从而向所述第一研磨面与所述第二研磨面之间提供用于进行研磨对象的研磨的面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式研磨机,其中,在所述上部本体上形成有轴部,所述轴部形成有供所述连接轴构件延伸的空腔,在所述轴部形成用于沿空腔设置所述压缩弹簧的弹簧设置槽,所述压缩弹簧在所述弹簧设置槽内被所述连接轴构件的上端按压并向下侧加压,所述压缩弹簧的加压力传递至所述上部研磨部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式研磨机,其中,所述上部研磨部配置于朝向所述上部本体的下表面形成的设置槽部,所述上部研磨部的上表面被所述设置槽部支撑,通过所述轴部传递的所述压缩弹簧的加压力通过所述设置槽部传递至所述上部研磨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式研磨机,其中,所述连接轴构件能够调整紧固深度地紧固于所述下部研磨部,在所述连接轴构件的上端具备调节把手,通过所述调节把手的旋转变更所述连接轴构件紧固于所述下部研磨部的深度,从而调整通过设置于所述弹簧设置槽的所述压缩弹簧施加到所述上部研磨部的弹性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式研磨机,其中,在向所述下部研磨部的下部延伸的下部中心部形成有螺母槽,所述螺母槽中插入固定有螺母形构件,所述连接轴构件紧固于所述螺母形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壬奎,未经尹壬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40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管的管理系统
- 下一篇:带金属图案的基材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