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装粘附性和涂装后耐蚀性优异的热压成型部件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36329.X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9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根;金圣祐;慎贤贞;赵雅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2/02;C23C2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蒋洪之;安玉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附 涂装后耐蚀性 优异 热压 成型 部件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装粘附性和涂装后耐蚀性优异的热压成型部件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的一个方面的热压成型用钢板包括基础钢板和形成在所述基础钢板的表面的镀层,相对于整个表层部的面积,将所述镀层沿厚度方向切割所观察到的表层部的截面中空穴所占的面积比例可以为1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装粘附性和涂装后耐蚀性优异的热压成型部件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石油能源的枯竭和对环境的高度关注,对提升汽车的燃料效率的规制日渐严格。
在材料方面,作为用于提升汽车的燃料效率的一种方法,可以列举减少所使用的钢板的厚度,但是减少厚度时在汽车的安全性方面发生问题,因此必须伴随着钢板强度的提高。
由于如上所述的理由,对高强度钢板产生持续性的需求,并且已经开发了各种种类的钢板。但是,这些钢板自身具有高强度,因此存在加工性不良的问题。即,钢板的各个等级具有强度与伸长率的乘积总是为恒定值的倾向,因此钢板的强度变高时作为加工性指标的伸长率减少。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热压成型法。热压成型法是通过将钢板加工成适于加工的高温后快速冷却至低温,以在钢板内形成马氏体等低温组织,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强度的方法。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制造高强度的部件时,具有能够最小化加工性问题的优点。
但是,使用所述热压成型法时,由于需要将钢板加热至高温,钢板表面会被氧化,因此在冲压成型后需要增加去除钢板表面的氧化物的过程。
作为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提出了美国专利公报第6,296,805号发明。所述发明中将镀铝的钢板用于热压成型或常温成型后加热并快速冷却的过程(简称为“后热处理”)。由于镀铝层存在于钢板表面,因此加热时钢板不会被氧化。
但是,表面上存在镀铝层时,即使在加热时钢板不会被氧化,加热及成型后获得的部件依然暴露在腐蚀环境中。尤其,在加热镀覆钢板的过程中,基材铁扩散到镀铝层中,在钢板的表面形成硬质的Fe-Al系镀层,Fe-Al系镀层是硬质而脆弱,因此镀层可能会产生裂纹,由此基础钢板可能会暴露在腐蚀环境中。
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热压成型部件上可以形成有涂装层,此时需要具有优异的涂装粘附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压成型用钢板,所述热压成型用钢板的涂装粘附性优异,因此能够制造涂装后耐蚀性优异的热压成型部件。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内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发明的说明书全文没有任何困难地解决本发明的附加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热压成型用钢板包括基础钢板和形成在所述基础钢板的表面的镀层,相对于整个表层部的面积,将所述镀层沿厚度方向切割所观察到的表层部的截面中空穴所占的面积比例可以为10%以上。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相对于整个表层部的面积,将所述镀层沿厚度方向切割所观察到的表层部的截面中空穴所占的面积比例可以为15%以上。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镀层可以是铝合金镀层。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铝合金镀层的Fe的平均含量可以为30重量%以上。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铝合金镀层的Fe的平均含量可以为40重量%以上。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以重量%计,所述基础钢板可以具有包含以下成分的组成:C:0.04~0.5%、Si:0.01~2%、Mn:0.01~10%、Al:0.001~1.0%、P:0.05%以下、S:0.02%以下、N:0.02%以下、余量的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6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