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1166.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8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兰天星;卢言京;李朝东;姚西芳;刘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760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定位架 架体 穿刺针 底端开口 顶端开口 麻醉导管 穿刺 限位部 针孔 插入定位 调整定位 锥形设置 贯穿 保证 | ||
一种定位架,包括架体本体,在架体本体顶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下方的架体本体呈锥形设置,在架体本体内部设有一贯穿架体本体的通孔,通孔顶端开口大于通孔底端开口。结构设计合理,由于通孔顶端开口相对较大,保证麻醉导管快速插入定位架;而通孔底端开口相对较小,麻醉导管恰好通过定位架通孔后进入穿刺针的针孔;另外,限位部的设置方便调整定位架与穿刺针的结合程度;穿刺时,定位架与穿刺针可以连接更紧密,穿刺结束后,定位架也可以顺利脱落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由于起效迅速,效果确切,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腹部以下部位的外科手术麻醉。这种麻醉方法所使用的主要部件是麻醉导管,由于麻醉导管介入时需通过硬膜外针针腔导入,而麻醉导管又非常细,但硬膜外针针座内腔很大,麻醉导管容易插入硬膜外针针座的侧壁从而无法准确插入正中间的针腔内,所以麻醉导管插入穿刺针时需要事先连接定位架,麻醉导管先插入定位架再穿入穿刺针。而传统的定位架上腔孔径过小,导致麻醉导管不易插入定位架;另外,定位架与穿刺针连接过于疏松或过于密实,导致定位架与穿刺针之间易脱落或直接锁死,起不到定位架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架,在做穿刺时,保证麻醉导管顺利的插入穿刺针;另外,限位部更有利于定位架与穿刺针连接紧密,穿刺结束后,限位部也可顺利脱落下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位架,包括架体本体,在架体本体顶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下方的架体本体呈锥形设置,在架体本体内部设有一贯穿架体本体的通孔,通孔顶端开口大于通孔底端开口。
所述限位部为侧翼。
所述侧翼为两个,且相对间隔设置。
所述侧翼为一方形板。
在每个方形板的两竖直面上分别设有一凹槽。
在限位部下方的架体本体上设有一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将通孔分为上腔和下腔。
所述上腔内径大于下腔内径。
所述下腔内径从顶端到底端依次减小设置。
所述下腔内径从顶端到底端等同设置。
所述架体本体采用ABS、PP或PE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由于通孔顶端开口相对较大,保证麻醉导管快速插入定位架;而通孔底端开口相对较小,麻醉导管恰好通过定位架通孔后进入穿刺针的针孔;另外,限位部的设置方便调整定位架与穿刺针的结合程度;穿刺时,定位架与穿刺针可以连接更紧密,穿刺结束后,定位架也可以顺利脱落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腔内径从顶端到底端依次减小设置时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腔内径从顶端到底端等同设置时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本体,2、限位部,3、通孔,4、凹槽,5、上腔,6、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1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