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30477.8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0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戴初发;毛小柯;庄琦;袁路明;张艳辉;尚龙安;权文琪;张永钦;夏淑梅;张文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龚丹宇 |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动 高频焊接装置 升降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 汽车遮阳板 上模固定板 下模固定板 进出移动 导向块 升降座 双工位 下机架 支撑座 下模 发生器控制器 产品生产 高频加热 前后分布 生产效率 液压机架 侧边 上模 配合 保证 生产 | ||
1.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它包括下机架(1)、高频加热发生器控制器(2)和液压机架(3),其特征是:所述下机架(1)上设有前后分布并能够在下机架(1)上进行前后进出移动的两个进出移动座(4),在每一个进出移动座(4)上设有下模固定板(5),在每一个下模固定板(5)上设有下模(25),在下机架(1)的上方设有油动机构座(6),在油动机构座(6)的下方设有由油动机构座(6)上的油动机构(26)驱动并进行上下升降的升降座(7),在升降座(7)的下方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上模固定板(8),在每一个上模固定板(8)上固定有与对应下模(25)配合的上模(9),在下机架(1)和油动机构座(6)之间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分布的4个支撑座(10),在每一个支撑座(10)上分别设有给升降座(7)的四周起到导向作用的升降导向机构(11),在每一个升降导向机构(11)的侧边设有与升降座(7)对应配合的“L”型导向块(12),在“L”型导向块(12)上设有与升降座(7)的侧板顶住的调节机构(13),在升降座(7)的下方与上模固定板(8)之间连接有绝缘座(27),绝缘座(27)的下方通过绝缘机构(28)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上模固定板(8)与高频加热发生器控制器(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一个下模固定板(5)的后方两侧设有合模导向机构(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在进出移动座(4)的下方设有平衡结构(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一个支撑座(10)的侧边还设有安全光栅(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机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并当两个下模(25)移动到与对应上模(9)对齐时实现下移后对两个下模(25)进行互锁的互锁机构(14),所述互锁机构(14)的两侧设有互锁导向杆(15),且所述互锁机构(14)分别通过一个互锁驱动机构(16)驱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在油动机构座(6)的前后均设有一个用于显示前后工作工作状态的显示屏(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机架(1)上设有驱动进出移动座(4)进出的传动机构(21),所述传动机构(21)包括伺服电机(39)、皮带(40)和丝杆(41),其中所述伺服电机(39)的输出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2),所述第一皮带轮(42)上方设有第二皮带轮(43),且所述第一皮带轮(42)和第二皮带轮(43)之间套有所述皮带(40),且所述第二皮带轮(43)与丝杆(41)连接,所述下模固定板(5)滑动连接在丝杆(41)上,在丝杆(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三角导轨(29),两个三角导轨(29)固定在连接架(44)上,连接架(44)的下方设有驱动连接架(44)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气缸(45),所述驱动气缸(45)固定在下机架(1)上,在进出移动座(4)底部的四周分别设有一个进出移动导向座(46),在下机架(1)上设有与4个进出移动导向座(46)分别配合的限位槽(4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双工位高频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机架(1)的前后两侧还设有能够对对应工位进行不同启动方式的双按钮启动开关(22)、自动手动选择开关(23)和急停按钮开关(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0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