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免结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出水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00879.6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杜杰胜;姚振华;许文涛;田兆森;廉洪燕;石龙;太玉敬;庚涛;杨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陆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30/02;F25B41/06;F25B43/00;F25B49/02;F25B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李文丽 |
| 地址: | 2535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系统 蓄热热交换器 空气源热泵 超低温 辅助系统 高温出水 结霜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 机组 翅片式换热器 环境因素影响 使用侧换热器 第一电磁阀 气液分离器 高温热水 电磁阀 膨胀阀 压缩机 制热量 衰减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避免结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出水机组,包括蓄热热交换器、主系统、辅助系统,所述主系统分别与蓄热热交换器右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系统分别与蓄热热交换器左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主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使用侧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的避免结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出水机组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大,通过辅助系统的设置可以使主系统在低温下运行,制热量衰减不严重,能够产生高温热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免结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出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空气源热泵机组存在以下问题:
1、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在低温下运行,制热量衰减严重,且无法产生高温热水。
2、机组出水温度最高达60摄氏度,使用范围受温度限制。对有高温要求的项目无法达到使用要求。
3、冬季低环境温度,系统结霜,需设置化霜操作,且恶劣环境下,化霜不完全,影响机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避免结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出水机组,解决了系统结霜,需单独设置化霜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结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出水机组,包括蓄热热交换器、主系统、辅助系统,所述主系统分别与蓄热热交换器右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系统分别与蓄热热交换器左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
所述主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使用侧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出端接使用侧换热器的输入端,所述使用侧换热器的输出端接第一膨胀阀输入端,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输出端分别接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输入端、蓄热热交换器右侧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的输出端接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所述蓄热热交换器右侧的输出端接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接第一压缩机的输入端。
优选的是,所述辅助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二膨胀阀、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出端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接蓄热热交换器的左侧输入端,所述蓄热热交换器的左侧输出端接所述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翅片式换热器的输出端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接第二压缩机的输入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蓄热热交换器内部中注入高比热容的防冻液,通过内部盘管进行换热。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系统中的冷媒剂采用R134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主系统、辅助系统的控制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压缩机、使用侧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翅片式换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避免结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出水机组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大,通过辅助系统的设置可以使主系统在低温下运行,制热量衰减不严重,能够产生高温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陆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陆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0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