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火险感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35041.4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3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顺;徐军建;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龙互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装置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感知 实时在线 固定壳 本实用新型 森林防火 数据实时上传 应急处置预案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背面固定 森林火险 生长变化 生长状态 生物特性 湿度参数 温度参数 应急响应 植物树叶 指挥中心 控制器 大数据 弹力条 可燃物 传感器 茎秆 排查 时长 树干 树枝 燃烧 生长 分析 制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火险感知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固定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力条,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险感知装置技术领域。该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火险感知装置,通过运用茎秆生长传感器实时在线感知树枝树干的生长状态,通过运用温度传感器实时在线感知植物树叶表面的温度参数,运用湿度传感器实时在线感知可燃物的湿度参数,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通过感知植物的生物特性及生长变化,运用大数据分析火险发生前的高危区以及判断火险蔓延趋势和燃烧时长,从而可提前排查森林火险,及时制定森林防火应急处置预案和应急响应措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险感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火险感知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林火发生后,按照对林木是否造成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目前市面上的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多采用火源探测和视频监控技术,但是该类技术手段仅限于火灾发生后的及时发现与监测,对于火灾发生前的火险预警和发展趋势监测上缺少有效的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火险感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手段仅限于火灾发生后的及时发现与监测,对于火灾发生前的火险预警和发展趋势的监测,缺少有效手段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火险感知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固定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力条,所述弹力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表面与固定壳的内表面卡接,所述卡块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力片,所述弹力片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齿和凸块,所述弹力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尼龙丝,且尼龙丝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壳和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顶部通过第一导线固定连接有茎秆生长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左侧通过第二导线分别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线的表面卡接有卡环,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卡环与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力绳。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顶部通过电源线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电源组件、无线信号发射模块。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分别与茎秆生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组件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火险感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龙互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龙互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5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