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87723.8 | 申请日: | 2018-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峰;罗洪旭;于强;贾川;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3;H01M10/6571;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接触器 电池管理系统 加热插件 加热回路 保护装置 加热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 互锁 串联 电气控制技术 用电安全性 插接到位 电能转换 控制信号 使用寿命 闭合 导通 发送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装置及系统,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加热插件与加热接触器驱动进行串联;在加热插件完全插接到位的情况下,电池管理系统向加热接触器发送加热控制信号,加热接触器根据加热控制信号闭合,导通加热回路,进而将电能转换成热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插件串联在加热接触器的控制信号中,可以提高用电安全性和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压盒加热回路中,由于加热插件插接不到位或长期松动造成了加热回路损坏的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还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发生火灾,烧坏用电器,使得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装置及系统,通过将加热插件串联在加热接触器的控制信号中,以提高用电安全性和产品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装置,其中,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加热插件和加热接触器,其中,所述加热接触器包括加热接触器驱动;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加热插件与所述加热接触器驱动进行串联,在所述加热插件完全插接到位的情况下,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向所述加热接触器发送加热控制信号,所述加热接触器根据所述加热控制信号闭合,导通加热回路,进而将电能转换成热能。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加热插件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接口进行串联,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线缆与所述加热接触器进行串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加热插件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完全插接到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实现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加热接触器还包括继电器;
所述加热接触器驱动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线缆,所述加热接触器驱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通过第三线缆与所述加热插件的第三接口串联。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加热插件还包括第四接口,所述第四接口连接于第四线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二线缆的横截面截相同,且所述第一线缆的横截面积为0.5mm2或者0.75mm2。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四线缆与第三线缆的横截面积相同,且所述第三线缆的横截面积为4mm2或者2.5mm2。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系统,其中,包括:加热熔断器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装置;
所述加热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加热回路互锁的保护装置中的加热接触器串联,所述加热熔断器的另一端与加热插件的第三接口串联。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加热接触器发生过载的情况下,所述加热熔断器发生熔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7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