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筛再生气冷凝水排放方式的优化及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28422.6 | 申请日: | 201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兵;杨洁;戴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马钢林德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67D7/72 |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陈慕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再生 冷凝 排放 方式 优化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筛再生气冷凝水排放方式的优化及回收系统,包括两组与Y型管相连的冷却塔、安装在冷却塔顶部的纯化机构和吸收机构以及存放冷凝水的排放坑,冷却塔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分离的分子筛,冷却塔位于分子筛下方的侧壁上还通过管道与高温加热器相连,在吸收的过程中气缸以及电机同时工作,吸收盘就会边旋转,边上下移动,保证将塔内壁以及空气中的水分完全进行吸收,排管将抽泵工作后吸收的冷凝水排放至排放坑内,当水位达到上限的液位感应器时出发控制系统自动启动水泵,当水位达到下限的液位感应器时自动停止水泵,将自动排水引入循环水池,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分子筛冷凝水排放优化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分子筛再生气冷凝水排放方式的优化及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分子筛在再生气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的水分子吸附由于不规则的运动吸附在冷凝塔的内壁上,大量的水分子在不断聚集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大颗粒的水滴,在对分子筛再生气吸收的过程中,由于大颗粒水滴具有一定的重力,吸收所用的负压力,不一定可以将水滴完全吸收,没有对于这方面的装置及工艺进行处理,导致吸收的不彻底。
原设计冷凝水排放是手动排放方式,通过实际运行发现存在排放不及时,导致冷凝水位过高,造成液堵,影响分子筛再生气排放,导致工艺工况波动,从而影响生产,另外停泵不及时,会使排放泵长时间运行,导致水位过低,破坏水封,大量的再生氮气会串到排放坑外,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特别使夏季暴雨时候,一台水泵无法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筛再生气冷凝水排放方式的优化及回收系统,具有对液化在内壁上的冷凝水、气化在内腔中的水和氮气进行双重吸收,同时利用自动排水的控制排至循环水池,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筛再生气冷凝水排放方式的优化及回收系统,包括两组与Y型管相连的冷却塔、安装在冷却塔顶部的纯化机构和吸收机构以及存放冷凝水的排放坑,冷却塔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分离的分子筛,冷却塔位于分子筛下方的侧壁上还通过管道与高温加热器相连,高温加热器散发的热量作用于冷却塔和分子筛解析其中的饱和水让其析出;
所述的纯化机构包括抽泵、抽管、排管和柔性管,抽管和柔性管均与抽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吸收位于冷却塔内部的饱和水,排管的一端与抽泵的输出端相连,排管的另一端与排放坑内部相连;
所述的吸收机构由气缸、支撑板、电机和吸收盘组成,气缸固定在冷却塔上,支撑板与气缸上的气缸杆相连,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气缸驱动电机上升或下降,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电机轴,电机轴的端口通过紧固杆与两侧开口的限位筒一端端口相连接,电机轴和限位筒相靠近边径上环片外部套有定位环,定位环的侧壁与柔性管以及限位筒连接且相通,限位筒的另一端端口与吸收盘相接,吸收盘的内部四周开设有吸收通道,吸收盘的外周面与冷却塔的内壁紧密相接,所述吸收通道的的内部紧贴有加热片;
所述排放坑的内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测量位于内部的水位控制启停,排放坑的底部还与外侧的水泵相接,水泵排水至循环水池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的冷却塔与Y型管相对的侧壁上还安装有与排放塔相连的管道,管道的管口正好与分子筛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电机轴和限位筒的环片表面与定位环内部的滚珠活动连接,定位环保持静止,电机轴和限位筒旋转频率一致。
进一步地,吸收盘朝向分子筛的开口上覆盖有表面光滑的盖板。
进一步地,吸收盘的侧周面以及顶周面上均匀开设有与吸收通道相通的吸水孔,吸收液化吸附在冷却塔内壁上冷凝水。
进一步地,气缸的行程长度达到吸收盘下降至与分子筛的上表面相接,上升至与冷却塔顶壁相接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马钢林德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马钢林德气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