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硫化模具以及轮胎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52117.6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3/42;B29C33/10;B29D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硫化 模具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槽底隆起的外观品质的轮胎硫化模具、以及使用了该轮胎硫化模具的轮胎的制造方法。解决方案: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具有:胎面成型面(1),其与设置于型腔(15)的轮胎的胎面接触;槽部形成用的凸部(2),其从胎面成型面(1)向轮胎径向内侧突出;槽底隆起形成用的凹槽(3),其以使凸部(2)的顶面凹陷的方式形成;排气孔(4),其在胎面成型面(1)开口;排气孔(5),其在凹槽(3)的底面开口;以及弹簧排气件(50),其安装于排气孔(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成型的轮胎硫化模具以及轮胎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硫化模具具有与轮胎的胎面接触的胎面成型面。在胎面成型面,设置有用于形成胎面花纹的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由从胎面成型面向轮胎径向内侧突出的槽部形成用的凸部以及被该凸部划分的接地部形成用的凹部构成。另外,在胎面成型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将与轮胎的胎面之间的多余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孔,它们配置于凹部的底面。
在轮胎的胎面的槽部,有时会设置有防嵌石用的排石部(stone ejector)、表示基于磨损的使用极限的胎面磨损标记等槽底隆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该槽底隆起由使凸部的顶面凹陷而形成的凹槽形成。如果在硫化成型时空气残留于凹槽内,则会引起因橡胶流动不佳而造成的槽底隆起的形成不良,轮胎的外观品质会变差。即使在凹槽中设置有排气孔,也会产生因橡胶侵入到该排气孔而形成的橡胶突起(也称为胶边(spew)),因此无法避免外观品质变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0186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2-236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槽底隆起的形成不良并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的轮胎硫化模具、以及使用了该轮胎硫化模具的轮胎的制造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本发明来实现。即,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具有:胎面成型面,其与设置于型腔的轮胎的胎面接触;槽部形成用的凸部,其从所述胎面成型面向轮胎径向内侧突出;槽底隆起形成用的凹槽,其以使所述凸部的顶面凹陷的方式形成;第一排气孔,其在所述胎面成型面开口;第二排气孔,其在所述凹槽的底面开口;以及弹簧排气件(spring vent),其安装于所述第二排气孔。
由于该轮胎硫化模具除了在胎面成型面开口的第一排气孔之外,还具有在槽底隆起形成用的凹槽的底面开口的第二排气孔,因此在硫化成型时能够降低凹槽内的残留空气。而且,由于在第二排气孔中安装有弹簧排气件,因此能够抑制产生槽底隆起上的胶边。它们的结果为,能够防止槽底隆起的形成不良并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排气孔中安装有弹簧排气件,与安装于所述第一排气孔中的弹簧排气件的开闭行程相比,安装于所述第二排气孔中的弹簧排气件的开闭行程更小。由于安装于第二排气孔中的弹簧排气件在安装于第一排气孔中的弹簧排气件之前且比较强地抵接未硫化轮胎,因此有可能发生夹胶,但根据上述结构,使安装于第二排气孔中的弹簧排气件关闭的时机适当地提前,能够抑制发生夹胶。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排气孔中安装有弹簧排气件,与安装于所述第一排气孔中的弹簧排气件的外径相比,安装于所述第二排气孔中的弹簧排气件的外径更小。在这种情况下,使槽底隆起上的弹簧排气件的痕迹比较不明显,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外观品质。
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上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型腔中设置未硫化轮胎,并对该未硫化轮胎实施加热加压从而进行硫化的工序。根据该方法,能够如上述那样防止槽底隆起的形成不良,并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2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