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传送线控制电路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88396.7 | 申请日: | 2018-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8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周华;王健多;王晓宇;玄武阳;荀涛;马成龙;刘晓静;纪廷廷;井海泓;马德宏;李金文;李伟;魏清清;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14 | 分类号: | B23Q7/14;H03K17/68;H03K17/968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辉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管材 出管 下料 控制模块 自动升起 传送线 进管 上料 控制电路 降落 车床 管材输送 存料架 车床加工 传送过程 管材加工 管材运输 备料 申请 维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材传送线控制电路和装置。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进管支路、钻通上料支路、车床下料支路、出管支路;进管支路包括进管支缸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进管支缸的自动升起和降落,将管材输送至管材传送线;钻通上料支路包括上料支缸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料支缸的自动升起和降落,将管材从管材传送线上存放至备料架;车床下料支路包括下料支缸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下料支缸的自动升起和降落,将车床加工后的管材输送至下料存料架;出管支路包括出管支缸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出管支缸的自动升起和降落,将管材运输至出管存料架。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减少了管材传送过程中的劳动力,提高了管材加工维修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工艺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传送线控制电路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的开采过程中油管等管材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管材的生产、使用过程都需要下料支缸支撑油管,便于工作人员的加工或维修。
现有技术中,油管厂修复车间现有的生产线完全采用手动操作,员工需要手动控制辊轮正反转,支缸起落,从而实现管材到达指定位置后的上下料作业。每一处操作台都需要一名员工现场实时操作,造成人力浪费;有些上下料操作容易使操作人员分心,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安全风险较高;人员操作失误率高,有时误操作耽误生产,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能够提出一种方案,能够减少劳动力,进一步提高管材传送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传送线控制电路,减少了管材传送过程中的劳动力,提高了管材加工维修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材传送线控制电路,包括:
进管支路、钻通上料支路、车床下料支路、出管支路;
所述进管支路包括进管支缸控制模块,所述进管支缸控制模块连接有进管支缸,所述进管支缸控制模块用于在管材到达所述进管支路时,控制所述进管支缸升起,将所述管材输送至管材传送线,并在所述管材输送至管材传送线后,控制所述进管支缸降落;
所述钻通上料支路包括上料支缸控制模块,所述上料支缸控制模块连接有上料支缸,所述上料支缸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管材运输至所述钻通上料支路中的备料架的出口端时,控制所述上料支缸升起,将所述管材从所述管材传送线上存放至所述备料架,并在下一根管材到达所述备料架的进口端时,控制所述上料支缸降落;
所述车床下料支路包括下料支缸控制模块,所述下料支缸控制模块连接有下料支缸,所述下料支缸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管材到达所述车床下料支路中的下料存料架时,控制所述下料支缸升起,将车床加工后的管材输送至所述下料存料架,并在下一根管材到达所述车床下料支路中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下料支缸降落;
所述出管支路包括出管支缸控制模块,所述出管支缸控制模块连接有出管支缸,所述出管支缸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管材到达所述出管支路中的出管存料架时,控制所述出管支缸的升起,将所述管材运输至所述出管存料架,并在所述管材输送至所述出管存料架后,控制所述出管支缸降落。
进一步地,所述管材传送线控制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管支缸控制模块包括:接近开关、第一进管中间继电器、第二进管中间继电器、进管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一进管中间继电器与所述进管支缸连接;
所述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进管支路的管架处,所述第一进管中间继电器包括:第一进管继电器线圈、第一进管常开触点开关,所述第二进管中间继电器包括:第二进管继电器线圈、第二进管常闭触点开关,所述进管时间继电器包括进管时间继电器线圈、进管时间常开触点开关;
所述第二进管常闭触点开关、所述第一进管继电器线圈、所述接近开关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进管常开触点开关与所述接近开关并联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进管继电器线圈、所述第二进管常闭触点开关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8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辅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打磨用碎屑自动回收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