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见光源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验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79133.X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燕;孙海峰;丛少鹏;李小平;苏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见 光源 射线 脉冲 导航 地面 验证 系统 | ||
1.基于可见光源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验证系统,包括: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光子产生单元(3)和电子学读出单元(4),其特征在于:
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与电子学读出单元(4)之间连接有导航验证单元(5),用于向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发送控制命令并传输数据,并接收电子学读出单元(4)发送的光子到达时间序列,存储导航数据;导航验证单元(5)发出控制命令直接由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接收,并且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直接读取导航验证单元(5)中的数据;
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与电子学读出单元(4)之间连接有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2),用于将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发送的脉冲星轮廓数值序列同时转换成多路电压信号,并给电子学读出单元(4)提供同步时钟信号;
光子产生单元(3),采用多路单光子产生器,且连接在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2)与电子学读出单元(4)之间,用于将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2)输出的多路电压信号转换成多路光信号,并衰减成多路单光子序列,再将多路单光子序列转换成多路电脉冲信号,传输至电子学读出单元(4);
所述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包括:
主从系统通信接口(11),用于接收所述导航验证单元(5)发送的控制命令,并向其发送请求命令进行数据传输;
光子速率函数计算模块(12),用于实时计算航天器处光子速率函数的值;
多模式信号合成模块(13),用于通过三种不同的模式将航天器处光子速率函数的值合成数据包;
多路信号传输控制模块(14),用于保证数据包传输的连续性和实时性,并传输到所述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2);
仿真显示模块(15),用于实时显示仿真时间、脉冲星信号的波形、频率参数和位置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2)设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输入端与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的输出端单向连接;第一输出端输出多路电压信号,与光子产生单元(3)的输入端单向连接;第二输出端输出同步时钟信号,与电子学读出单元(4)的输入端单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单光子产生单元(3)的每一路均包括电控线性光源,光衰减器,光电倍增管,并置于光学屏蔽腔内,且每一路分时产生不同的脉冲星信号,同时产生视场内的多颗脉冲星信号,固定产生一颗脉冲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学读出单元(4)设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第一输入端接收光子产生单元(3)输出的多路电脉冲信号,与其输出端单向连接;第二输入端接收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2)输出的同步时钟信号,与其第二输出端单向连接;输出端向导航验证单元(5)发送光子到达时间序列,与其输入端单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验证单元(5)包括:
展示层(51),用于设置导航参数,实时展示导航结果,实现人机交互;
业务逻辑层(52),用于分别与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和电子学读出单元(4)进行数据传输,并分析计算数据;
数据访问层(53),用于对业务逻辑层(52)与数据层(54)之间的数据进行传输;
数据层(54),用于存储脉冲星参数、用户设置参数和系统运行时的中间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展示层(51)包括:
设置界面(511),用于向数据层(54)添加脉冲星参数,设置整个系统的参数;
虚拟场景界面(512),用于显示三维虚拟导航场景和实时导航结果数据;
导航工程界面(513),用于设置导航参数,包括:航天器轨道文件、航天器初始误差、观测时间长度、脉冲星信号仿真模式和导航算法文件存储路径;
导航结果展示界面(514),用于展示导航结果,并从时间收敛性和收敛速度上对导航结果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91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