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95804.4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8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梅;周志宏;范晨;袁乃华;魏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33 | 分类号: | H04W12/033;H04W12/04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征;刘芳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呼叫 端到端 处理 方法 装置 通信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帧,其中第一语音帧中包括:密钥信息;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接收到密钥信息之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语音帧,其中第二语音帧包括:第一加密语音流,以使第二设备根据密钥信息对第一加密语言流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目标语音流;和/或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语音帧,其中第三语音帧包括:第二加密语音流,并根据密钥信息对第二加密语音流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目标语音流。本发明通过将密钥信息在数据面进行优先传输,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语音呼叫端到端加解密,完成不同系统之间对语音流的传输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警用数字集群PDT系统采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群通信标准,该标准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对国际上的成熟标准技术(如Tetra、P25、DMR、 MPT1327等)进行了借鉴及创新设计,遵循高性价比、安全保密、大区制、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五大原则,有效的解决了多种应急通信网融合通信的问题,着眼未来数字对讲技术发展之方向,可满足多数集群通信行业用户的需求。
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采用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且LTE系统的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简单化,减少了网络节点和系统复杂度,从而减小了系统时延,也降低了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
由于PDT系统内部和LTE系统内部皆可以通过对语音流的加解密,实现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因此,在这两个系统互联互通时,PDT系统和LTE 系统只能分别对语音流进行半程加解密再进行对接,但对接部分只能采用铭文,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现亟需一种能够安全实现PDT系统和LTE 系统之间的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方法中语音传输的安全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语音呼叫端到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帧,其中所述第一语音帧中包括:密钥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密钥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语音帧,其中所述第二语音帧包括:第一加密语音流,所述第一加密语音流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对第一目标语音流进行加密得到的,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对所述第一加密语言流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语音流;和/或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语音帧,其中所述第三语音帧包括:第二加密语音流,所述第二加密语音流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对第二目标语音流进行加密得到的,并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对所述第二加密语音流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二目标语音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语音帧中还包括:第一加密语音流,且所述第一加密语音流所在的位置位于所述密钥信息所在的位置之后。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为PDT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LTE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帧,包括:
所述PDT基站通过PDT空口接收PDT终端发送的加密控制帧和第三目标语音流;
所述PDT基站对所述加密控制帧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密钥信息,并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对所述第三目标语音流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语音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5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