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笋壳筑制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59172.6 | 申请日: | 201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8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良贤;黄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良贤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4;B65D65/46 |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王以森 |
| 地址: | 4135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笋壳筑制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
a.原料选择:选择1-2级茶叶原料;
b.准备笋衣:选用楠竹自然脱落的笋衣,其长宽要满足笋壳筑制茶所需笋壳外壳大小的需要,或者将多片楠竹自然脱落的笋衣进行拼接,其长宽要满足笋壳筑制茶所需笋壳外壳大小的需要;
c.制笋衣:将笋衣制成其宽度为拟制笋壳筑制茶的茶柱周长的1.1-1.5倍,长度至少为拟制笋壳筑制茶的茶柱高度与直径的1.5倍之和;
d.制茶模:用直径相当的楠竹制成,设有筒体(5),筒体(5)由2-3片相同半径的筒体瓦形片(11)所组成,筒体(5)的底部要留个竹节(10),在筒体(5)的中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锁紧箍(6)和第二锁紧箍(8),在筒体(5)的底部内设有活动底座(7);
e.笋衣入模:将笋衣用清水泡软,或用蒸汽蒸软,将底部折边,按能放入竹模内腔的大小卷成筒,放入锁紧的竹模中,用筑棒将笋衣底部折边筑平成型;
f.蒸茶:将a步骤准备的原料蒸软;
g.茶叶初筑:将f步骤蒸软后的茶叶倒入已放笋衣的竹模中,用筑棒初步筑紧;
h.带竹模汽蒸:将g步骤初步筑紧的茶叶连同竹模汽蒸5-15分钟;
i.筑紧定型:将h步骤汽蒸后的茶叶用筑棒筑紧定型;
j.脱模捆紧:将竹模松开,取出笋壳茶体,将笋衣以高出茶柱(1)的为茶柱(1)半径的1-1.1倍的高度h3为基准,在笋衣的中部保留包封条(3),剪去其它部分,将高度h3部分折向茶柱顶部,再将包封条(3)顺折封住茶柱(1)顶部,继续顺折紧贴茶柱(1)侧面,再顺折封住茶柱(1)底部,然后用棉纱绳索捆紧;
k.凉置:将脱模后的笋壳茶体凉置到室温;
l.干燥:将凉置后的笋壳茶体放进烘房的茶架上进行干燥,温度至多80℃,干燥至含水率10%以内;
m.质检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原料为黑茶、普耳茶、红茶、黄茶、白茶、绿茶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笋衣制成凸形,宽度S1为笋壳筑制茶的茶柱周长的1.1-1.5倍,宽度S2为笋壳筑制茶的茶柱直径的0.2-0.8倍,高度h2与笋壳筑制茶的茶柱高度h相当,高度h1至少为笋壳筑制茶的茶柱直径的1.5倍,外壳(2)的底部折边的高度h4、上部折边的高度h3均为笋壳筑制茶的茶柱半径的1-1.1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紧为绳索在茶柱两端捆成十字形,横向捆2-3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其温度控制在25℃-80℃,先低后高,逐步加温,时间2-7天;或者温度控制在28-58℃,先低后高,逐步加温,时间5-7天,干燥至含水率9%以内;或者温度控制在60℃-75℃,先低后高,逐步加温,时间2-4天,干燥至含水率8%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笋壳筑制茶,包括茶柱(1)、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柱(1)的高度为3-30cm,直径为2-15cm,所述外壳(2)为1-5片楠竹自然脱落的笋衣制成,其展开形状为凸形,宽度S1为茶柱(1)周长的1.1-1.5倍,宽度S2为茶柱(1)直径的0.2-0.8倍,高度h2与茶柱(1)高度h相当,高度h1至少为茶柱(1)直径的1.5倍,至多为茶柱(1)高度h与茶柱(1)直径的2倍之和,外壳(2)的底部折边的高度h4、上部折边的高度h3均为茶柱(1)半径的1-1.1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笋壳筑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柱(1)的高度为16-18cm,直径为5-7cm,所述外壳(2)为1-2片楠竹自然脱落的笋衣拼合而成,其展开形状为凸形,上部为包封条(3),下部为矩形面(4),矩形面(4)的宽度S1为17-23cm,高度h2为16-18cm,外壳(2)的底部折边的高度h4、上部折边的高度h3均为2.8-3.6cm,包封条(3)的宽度S2为3-5cm,高度h1为8-32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笋壳筑制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笋壳筑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柱(1)的高度为12-15cm,直径为4-5cm,所述外壳(2)为1片楠竹自然脱落的笋衣制成,其展开形状为凸形,上部为包封条(3),下部为矩形面(4),矩形面(4)的宽度S1为13-17cm,高度h2为12-15cm,外壳(2)的底部折边的高度h4、上部折边的高度h3均为2.2-2.6cm,包封条(3)的宽度S2为3-4cm,高度h1为6-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良贤,未经黄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91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智能型自动化茶叶晒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茶叶杀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