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6810.8 | 申请日: | 2017-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9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山元裕太;须长大辅;伊东显;W·图通;Y·巴达蒙空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泰国聚缩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2/28 | 分类号: | C08G2/28;C08K5/17;C08L5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共聚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相对于三噁烷1摩尔为1.0×10-5摩尔以上1.0×10-4摩尔以下的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含有三噁烷和共聚单体的聚合原料聚合的工序1;
向所述工序1中得到的产物中添加相对于所述酸催化剂为1~20倍摩尔的下述通式(1)所示的羟胺化合物并混合的工序2;和
对所述工序2中得到的、所述产物和所述羟胺化合物的混合物进一步进行熔融混炼的工序3,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有机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羟胺化合物是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或者支链状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的羟胺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胺化合物为N,N-二乙基羟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2中添加的羟胺化合物的量相对于所述酸催化剂为1~5倍摩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催化剂为选自三氟化硼二水合物、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三氟化硼丁醚配合物中的至少1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聚单体为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氧化苯乙烯、甲基缩水甘油醚、乙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1,3-二氧杂环戊烷、丙二醇缩甲醛、二乙二醇缩甲醛、三乙二醇缩甲醛、1,4-丁二醇缩甲醛、1,5-戊二醇缩甲醛和1,6-己二醇缩甲醛中的至少1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亚甲基共聚物含有氧亚甲基和碳原子数为2以上的氧亚烷基,所述氧亚甲基共聚物所含的碳原子数为2以上的氧亚烷基的含量相对于氧亚甲基的摩尔量和所述氧亚烷基的摩尔量的合计100摩尔为0.4摩尔以上15摩尔以下。
8.一种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含有三噁烷和共聚单体的聚合原料聚合的工序1;
向所述工序1中得到的产物中添加下述通式(1)所示的羟胺化合物并混合的工序2;和
对所述工序2中得到的、所述产物和所述羟胺化合物的混合物进一步进行熔融混炼的工序3,
所述羟胺化合物作为所述酸催化剂的失活剂添加,在工序2和工序3中进行所述酸催化剂的失活,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有机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泰国聚缩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泰国聚缩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68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