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端子的电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2400.8 | 申请日: | 2017-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浜田和明;宫本贤次;中山康秋;牧野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24/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电线 | ||
一种带端子的电线,所述电线在芯线的外周具备外部护套,设置在端子的一对筒片被压接到所述外部护套,其中,所述一对筒片被卷绕至所述外部护套且被卷绕成在所述外部护套的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角筒状,且所述一对筒片的各前端缘夹着所述多个角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相互配置在相反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带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线的末端结构的一个例子,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的电线的末端结构。这种电线的末端结构是将内侧端子1以及外侧端子2连接到电线10的末端而构成,电线10是在芯线11的外周侧由内向外同心状地层叠内部绝缘层12、屏蔽层13、以及外部护套14而构成(参照图15以及图16)。
更详细地说,其为以下结构:电线10末端的外皮被剥离,由此芯线11和内部绝缘层12和屏蔽层13阶段性地露出,且内侧端子1被连接到芯线11,另一方面,将由设置在外侧端子2的一对筒片3构成的敛紧部卷绕到屏蔽层13的末端,由此将外侧端子2压接到屏蔽层13的末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77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果对这种连接了端子的电线10施加与其轴向交叉的方向的拉伸负荷,则有时会使一对筒片3张开(参照图17)。因此,已提出有如下方案:将环状的套筒插通到电线10,用该套筒作为衬垫将筒片3压接到编织物,或使端子的筒部成为封闭筒,由此提高敛紧部的紧固力。
然而,将环状的部件插通到电线10费时费力,而且部件也需要进行切削或焊接等,从而成本提高,在作业性以及制造成本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紧固力高且作业性以及制造成本方面优异的带端子的电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是一种带端子的电线,所述电线在芯线的外周具备外部护套,设置在端子的一对筒片被压接到所述外部护套,其中,所述一对筒片被卷绕至所述外部护套且被卷绕成在所述外部护套的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角筒状,且所述一对筒片的各前端缘夹着所述多个角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相互配置在相反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是一对筒片被压接到外部护套且被压接成多角筒状(即截面为多角形状)的结构,因此电线在其圆周方向上断续地被用较强的力压接,表现出优异的紧固力。另外,由于一对筒片的各前端缘夹着多个角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相互配置在相反侧,因此即使在对电线施加了使一对筒片张开的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一对筒片也会分别卡挂在角部而变得不易张开。也就是说,与以往那样的被卷绕成截面为曲面状的结构相比表现出较高的紧固力。
而且,由于这种带端子的电线与以往相同,只要进行将一对筒片卷绕到电线的末端的作业即可,因此作业性以及制造成本方面优异。
上述的带端子的电线也可以具备下述的结构。
也可以是以下结构:电线在芯线以及外部护套之间具有屏蔽层,该屏蔽层在电线的末端露出且被翻折到外部护套的外周,一对筒片隔着屏蔽层被压接到外部护套。
另外,也可以是以下结构:一对筒片中的相互对接的对接缘部在筒片的延伸方向上的前端侧呈凹凸形状且相互啮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成为一对筒片相互对接的形态的情况下,由于靠近各个筒片的前端缘的部分分别卡挂在角部,因此筒片也不会轻易地张开。此外凹凸形状包括阶梯状的台阶形状。
另外,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在一对筒片的外侧压接有外侧筒,外侧筒的一对前端缘夹着多个角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相互配置在相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汇流条单元及具备汇流条单元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导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线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