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字形停车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1679.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覃富权;张昌政;吴倩;张峥岩;王晓爱;桂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拐弯区 斜梯 停车平台 出口 进口 回字形 支撑架 停车场 本实用新型 停车位 下端 停车 前后方向 左右两侧 平台架 上表面 下表面 人行 小区 居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字形停车场,包括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的前后端分别连有出口拐弯区和进口拐弯区,所述停车平台上右侧沿其前后方向设置有一排停车位,所述停车平台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连有平台架,所述停车平台、出口拐弯区和进口拐弯区下表面的右侧连有支撑架,所述出口拐弯区的前端连有人行斜梯,所述出口拐弯区和进口拐弯区的左侧分别连有出口斜梯和进口斜梯,所述出口斜梯下端设置有出口斜梯支撑架,所述进口斜梯下端设置有进口斜梯支撑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字形停车场,在不增加停车面积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停车位,满足小区居民大量停车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回字形停车场。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各家各户的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城市内的停车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显著,以至于一些汽车道路两侧都停满了私家车,使原本宽敞的道路变窄,停车难,道路拥堵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其他的车辆的正常驾驶。目前的停车场一般是设置在大楼建筑的地下室或者是直接在底面上露天设置。其中,露天设置的停车场的土地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人们较高的停车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使用方便且满足居民大量停车需求的回字形停车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字形停车场,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第一平台层、第二平台层和第三平台层,所述框架的后侧设置有电梯,两个所述第二平台层的后端之间连有二层平桥,两个所述第三平台层的后端之间连有三层平桥;左边的所述第一平台层的前端与右边的所述第二平台层前端之间连有一二上斜梯,左边的所述第二平台层的前端与右边的所述第三平台层前端之间连有二三上斜梯,左边的所述第二平台层与右边的所述第一平台层之间连有二一下斜梯,左边的所述第三平台层与右边的所述第二平台层之间连有三二下斜梯,所述一二上斜梯位于所述二三上斜梯下方,所述二一下斜梯位于所述三二下斜梯的下方。
所述第一平台层、第二平台层和第三平台层采用4毫米花纹钢板铺面。
所述框架的长度为25到30米。
所述第一平台层、第二平台层和第三平台层上的空间高度为1.8到2.5米。
所述二层平桥和三层平桥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栏。
所述一二上斜梯、二三上斜梯、二一下斜梯和三二下斜梯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字形停车场,框架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第一平台层、第二平台层和第三平台层,各个平台层之间通过平桥或者斜梯相连,通过合理的设置,能够满足居民大量停车需求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字形停车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字形停车场中第三平台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字形停车场中第二平台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字形停车场中第一平台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1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伞形智能立体车库
- 下一篇:一种小区小场地停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