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煎药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99517.5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路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煎药 | ||
一种煎药锅,包括上端敞口的锅体(1)以及盖设于锅体(1)敞口上的锅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下部为双层中空结构,该双层中空结构具有一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11),该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11)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111);并且,所述锅体(1)上部敞口向上加高延伸出防溢延伸段(12)。本实用新型锅底采用双层中空结构,以通加热介质的方式来加热,通过控制通入加热介质的温度的量来控制加热的火力,不易发生糊锅现象,且,由于设置了一防溢延伸段,起到了防止溢出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煎药机,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煎药机上的煎药锅结构。
背景技术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煎药方法是手工用砂锅煎,是靠人工控制火候和煎煮时间,既耗人力又对火候和煎煮时间控制不准确影响药效。后来市面上出现了自动煎药机,具代表性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CN2442671Y,该煎药机包括箱体,箱体上至少一个煎药器,煎药器包括内胆、上盖、加热盘、排液装置,从其附图中看箱体上有设多个煎药器,基本实现了自动煎多服中药,但是其煎药器是用电热加热盘结构,水份蒸发快,容易糊锅和溢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煎药锅,以解决现有技术糊锅和溢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煎药锅,包括上端敞口的锅体以及盖设于锅体敞口上的锅盖,所述锅体的下部为双层中空结构,该双层中空结构具有一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该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并且,所述锅体上部敞口向上加高延伸出防溢延伸段。
上述方案中,所述锅体上绕周向一周设有一隔热段,该隔热段作为隔断连接在防溢延伸段和所述双层中空结构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上还设有排液口,该排液口位于锅体底部最低点上。
进一步,所述排液口上设有液位控制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介质是指用于传热的流体类介质,较佳采用蒸汽,当然也可以采用加热油等其他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及带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锅底采用双层中空结构,且双层中空结构具有一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以通加热介质的方式来加热,通过控制通入加热介质的量和温度来控制加热的火力,不会发生糊锅现象。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一防溢延伸段,起到了防止溢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剖剖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锅体;11、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111、加热介质入口;112、排液口;1121、液位控制阀;12、防溢延伸段;13、隔热段;14、药液出口;2、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及图2所示:
一种煎药锅,包括上端敞口的锅体1以及盖设于锅体1敞口上的锅盖2。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所述锅体1的下部为双层中空结构,该双层中空结构具有一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11,该用于通加热介质的中空腔11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111;并且,所述锅体1上部敞口向上加高延伸出防溢延伸段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洗漱台
- 下一篇:用于丙烯氨氧化反应器的原料气进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