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虹吸管道取水头运输吊装就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4841.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恩;马家祥;肖飞;江山;赵常俊;朱恩未;龚小山;刘贵福;张健;王杰;丁和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 | 分类号: | F16L1/12;B66C2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管道 水头 运输 吊装 就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虹吸管道取水头运输吊装就位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海上虹吸管道施工主要采用在水上将虹吸管道组焊为整体后灌水沉管或使用大型吊装船、拖运船等工程船舶在水上边组焊管道边沉管方式进行虹吸管道安装。前者沉管风险较大,不宜采用,后者需要大型吊装船、拖运船等工程船舶,由于目前内陆湖泊均无大型吊装船、拖运船等工程船舶,难以解决虹吸管道取水头及其镇墩定位安装的问题,亟需另行研发一种能够满足本工程虹吸管道取水头运输吊装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内陆湖泊无工程船舶,无法实现虹吸管道施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虹吸管道取水头运输吊装就位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虹吸管道取水头运输吊装就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矩形桁架、平台以及起重支架:所述浮体为两个,采用倒三角形钢架,在钢架内沿钢架水平设置若干平行的浮筒;浮体顶部设置矩形桁架,矩形桁架一侧对应位置由钢架连接,并在矩形桁架上设置凹字型的平台;平台上平行架设起重支架,起重支架顶部设置吊点,吊点处设置定滑轮;平台上连接位置安装卷扬机,卷扬机与前端起重支架上经过定滑轮的绳索连接,在后的起重支架绳索与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连接。
由于虹吸管道取水头位置有镇墩,自重较大,前端起重支架需要依靠卷扬机配合定滑轮进行提升,后端起重支架则通过手动葫芦和电动葫芦配合卷扬机调整重心和起吊高度。
所述的浮体中心的浮筒大于两侧浮筒,浮筒间紧密排列且相互独立,水流方便从浮筒间流通,方便调整工作平台重心及提升工作平台的抗浪等级。
所述的浮体外侧设置柴油机螺旋桨简易动力系统,方便工作平台在水中移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平台上的卷扬机将起重支架上的镇墩及虹吸头送入海中,运送到虹吸头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虹吸管道取水头运输吊装就位平台,解决了远离堤岸的取水头吊装就位、定位固定及水下现浇砼等技术难题,该平台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值得在内陆湖泊推广。该平台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值得在内陆湖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浮体1,矩形桁架2,平台3,起重支架4,定滑轮5,卷扬机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虹吸管道取水头运输吊装就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1、矩形桁架2、平台3以及起重支架4:所述浮体1为两个,采用倒三角形钢架,在钢架内沿钢架水平设置若干平行的浮筒,浮体1中心的浮筒大于两侧浮筒,浮筒间紧密排列且相互独立,水流方便从浮筒间流通,方便调整工作平台3重心及提升工作平台3的抗浪等级;浮体1顶部设置矩形桁架2,矩形桁架2一侧对应位置由钢架连接,并在矩形桁架2上设置凹字型的平台3;平台3上平行架设起重支架4,起重支架4顶部设置吊点,吊点处设置定滑轮5;平台3上连接位置安装卷扬机6,卷扬机6与前端起重支架4上的经过定滑轮5的绳索连接,在后的起重支架4绳索与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连接。浮体1外侧设置柴油机螺旋桨简易动力系统,方便工作平台3在水中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4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位平衡自保护的真空装置
- 下一篇:虹吸管道滑道拼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