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50292.8 | 申请日: | 201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从提高车辆中的内装的美观性的观点出发,提出一种安装有装饰部件的车载设备。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刻度盘的外周侧安装有装饰部件的显示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9481号公报
专利文献1公开的显示装置具有装饰部件,该装饰部件从刻度盘朝向外周侧排列地配置有:实施镀铬且作为非透光部的装饰环、和作为透光部的透明环。然而,该装饰部件由于加饰部件和发光部件分别构成,因此在显示装置中成为部件件数增加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由一个部件构成的装饰部件的车载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显示装置具备: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和安装于所述显示部的周缘的框体,所述框体由具有导光性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使光透过的加饰层。
另外,所述加饰层为金属的膜。
另外,所述加饰层对外部光进行反射,并且使从所述框体内朝向外部的方向的光透过。
另外,所述框体是沿着所述显示部的周缘配置、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的长条状。
另外,还具备:第一光源,其使光入射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光源,其使光入射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二端部。
另外,所述第一光源以及所述第二光源分别排列多个光源而构成,所述多个光源相互的发光色不同。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具备由一个部件构成的装饰部件的车载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车辆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状态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图。
发光方式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控制部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图5是表示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按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在车辆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显示装置1的状态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显示装置1的立体图。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显示装置1的构成的图。参照图1~图3对实施方式1的车载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载显示装置1以使显示部2朝向车箱内后方侧的姿势,设置于车箱内前方的中央面板的上部。
以下,为了进行说明而将车箱内的顶棚侧作为“上”,将车箱内的地板侧作为“下”。另外,从车箱内观察车辆前进的方向,将右转侧作为“右”,将左转侧作为“左”。
车载显示装置1具备:显示部2、框体3、盖4、第一光源5a、第二光源5b以及控制部6。
显示部2显示从车载设备(未图示)等取得的信息。在显示部2所显示的信息中,例如有导航信息、空调信息以及音频信息等。显示部2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者等离子显示器等。
另外,在图2中虽然示出外周为多边形的显示部2,但是显示部2的形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作为显示部2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出三角形、半圆形等。
框体3安装于显示部2的周缘。如图3所示,框体3是沿着显示部2的周缘配置、具有第一端部31a以及第二端部31b的长条状的部件。在图3中,将第一端部31a侧作为左,将第二端部31b侧作为右。
框体3具有:第一侧部32a,其是从第一端部31a向上方向延伸设置的部分;第二侧部32b,其是从第二端部31b向上方向延伸设置的部分。另外,框体3具有:第一倾斜部33a,其是从第一侧部32a的上端朝向显示部2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且向斜上方延伸设置的部分;第二倾斜部33b,其是从第一侧部32b的上端朝向显示部2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且向斜上方延伸设置的部分。另外,框体3具有上部34,该上部34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将第一倾斜部33a与第二倾斜部33b连结。将上部34中的左侧作为第一上部34a,将上部34中的右侧作为第二上部34b。第一上部34a与第二上部34b的边界是成为显示部2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0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光报警底座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子虚拟A柱透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