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9527.4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法;王凯栋;高镇烽;朱珉;范许波;虞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跌级式深 基坑 竖向 肋板换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代建筑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许多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形式为地上多幢主体建筑,地下室为一个整体超大超深地下室,不同建筑单体对应位置区域地下室层数不一致,为跌级式地下室。跌级式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各幢楼的相对独立性,满足各幢楼各自的施工进度诉求要求,会造成浅基坑区域地下室结构先于深基坑区域地下室结构施工的状况。如何保证浅基坑区域支护梁拆除后,整个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完整性就成了跌级式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
所述的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安装在浅基坑区域和深基坑区域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肋板、内隔墙、新增支撑梁及新增围檩梁,所述内隔墙设置在浅基坑区域和深基坑区域之间,竖向肋板设置在浅基坑区域内,新增支撑梁及新增围檩梁设置在深基坑区域内,竖向肋板底部位于底板上,侧面紧靠在内隔墙一侧,新增围檩梁位于内隔墙另一侧,与竖向肋板相对,新增支撑梁位于原支撑梁与新增围檩梁之间。
所述的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新增支撑梁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两直角边分别紧靠在原支撑梁与新增围檩梁。
所述的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隔墙端头与支撑梁主筋区域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对基坑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在深浅基坑相交位置支撑梁处增加换撑构件,换撑构件主要包括在原角撑钝角与结构内隔墙相交位置增加支撑梁及围檩梁,并在围檩梁对应位置内隔墙处设置多道竖向肋板,在基础底板上一道支撑梁面对称角撑处增加支撑梁、围檩梁及竖向肋板,在浅基坑区域支撑梁拆除后,通过竖向肋板、混凝土内隔墙、新增支撑梁、围檩梁与浅基坑区域下层结构梁板形成一个新的由结构梁板、水平支撑梁共同组成的围护支撑体系,提高了跌级式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各幢楼的相对独立性,满足各幢楼各自的施工进度诉求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暗梁位置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增竖向肋板及支撑梁、围檩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面至上一道支撑梁面竖向肋板与内隔墙锚固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浅基坑相交位置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增围檩梁与内隔墙连接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梁板柱、竖向肋板、内隔墙施工区域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浅基坑区域支撑梁,3-暗梁,4-竖向肋板,5-内隔墙,6-竖向钢筋,7-锚固钢筋,8-上一道支撑梁,9-新增支撑梁,10-新增围檩梁,11-弯锚钢筋,12-支撑梁主筋区域,13-原支撑梁,14-地下连续墙,15-结构梁,A-浅基坑区域,B-深基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安装在浅基坑区域A和深基坑区域B之间,包括竖向肋板4、内隔墙5、新增支撑梁9及新增围檩梁10,所述内隔墙5设置在浅基坑区域A和深基坑区域B之间,竖向肋板4设置在浅基坑区域A内,新增支撑梁9及新增围檩梁10设置在深基坑区域B内,竖向肋板4底部位于底板1上,侧面紧靠在内隔墙5一侧,新增围檩梁10位于内隔墙5另一侧,与竖向肋板4相对,新增支撑梁9位于原支撑梁13与新增围檩梁10之间。
所述的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新增支撑梁9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两直角边分别紧靠在原支撑梁13与新增围檩梁10。
所述的一种跌级式深基坑竖向肋板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隔墙5端头与支撑梁主筋区域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9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安全扩阴器
- 下一篇:建筑施工用的斜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