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菲杂环类化合物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226.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敬权;李新生;马贤振;尹拥军;孙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7/24;A01N43/52;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菲杂环类 化合物 杀虫 杀菌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尤其涉及一种含菲杂环类化合物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新型杀菌剂。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的用药量为有效成分75~150g/hm2(折成乳油商品量为20-40mL/667m2)。加水稀释后于发病初期均匀喷雾.一般喷药3~4次.间隔7d喷1次药。防治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的有效成分浓度为83.3-250mg/kg(稀释倍数为1000-3000倍),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一般喷药3次,间隔10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对黄瓜、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三唑类杀菌剂主要抑制病菌细胞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对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及保证品质
噻虫嗪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仿生合成杀虫剂,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相似,但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较好。噻虫嗪与传统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氯化烃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很少或无交互抗性,该类杀虫剂为防治一些世界性重大害虫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开号为CN 10441298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含菲杂环类化合物,其是由南开大学发明的一种新的抗病毒含菲杂环类药物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3.6.7-四甲氧基-9-菲甲酸-s-(2-苯并咪唑)酯。
现有的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大多是需要杀虫剂和杀菌剂单独购买,虫害出现进行防虫处理、病害出现进行防病处理,这种方法容易错失最佳防治时期,农户也不易掌握杀虫杀菌剂混配最佳配比或其是否可混配,从而影响病虫害的防效,甚至产生药害等不良后果。这种杀虫杀菌混配用于种子处理剂的优势逐渐被农药制剂领域人员意识到,如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产品313g/L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其防治病害为小麦散黑穗与金针虫,不能用于防治纹枯病、蚜虫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以及使用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菲杂环类化合物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将含菲杂环类化合物与吡唑醚菌酯复配成杀菌组合物,再与杀虫剂噻虫嗪相混配,成为一种杀虫杀菌剂的全新三元混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含菲杂环类化合物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助剂,以及载体或分散介质;所述有效成分,由含菲杂环类化合物、吡唑醚菌酯、噻虫嗪组成。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有效成分的含量为0.9%~90%;所述含菲杂环类化合物与吡唑醚菌酯的重量比为1:10~10:1;所述含菲杂环类化合物和吡唑醚菌酯与所述噻虫嗪的重量比为1:100~100:1。
进一步地,所述含菲杂环类化合物与吡唑醚菌酯的重量比为1:5~5:1;所述含菲杂环类化合物和吡唑醚菌酯与所述噻虫嗪的重量比为1:50~10:1。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含菲杂环类化合物0.6~10%、吡唑醚菌酯0.6~10%、噻虫嗪20~50%、助剂3~40%、载体或分散介质20~90%。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含菲杂环类化合物0.6~10%、吡唑醚菌酯0.6~10%、噻虫嗪20~50%、助剂5~25%、载体或分散介质30~70%。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其重量百分含量为21%~70%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乳化剂、聚合单体、成膜剂、增稠剂、警色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高分子羧酸盐、萘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高分子双亲型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乳化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聚合单体为聚脲预聚体;
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醇;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警色剂,选自染料、颜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