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64047.1 | 申请日: | 2017-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潘荣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荣兰 |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源性 致病菌 快速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对于食物或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主要通过检测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或者次级代谢产物,甚至还包括微生物的菌体本身。由于以上检测目标多少是小分子物质或者一些短肽氨基酸等,所以检测方法主要使用仪器分析法,如分光光度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然而HPLC、HPLC-MS、GC-MS测定方法相当复杂,需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操作,检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步骤也比较繁琐,且检测通量很小,仪器比较昂贵,很多基层单位不具备这种条件。对于目前我国经济来说单纯地采用大型仪器检测监控产品质量,很不现实,也不经济实用,且仪器分析法也无法满足现场或者大批量的快速筛查检测。
免疫酶技术利用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促反应的高度敏感性,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及分光光度计测定,达到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示踪抗原或抗体的部位,以及对其进行定量的目的。可分为固相、均相和双抗体酶免疫测定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固相免疫酶测定技术。将免疫酶检测技术应用到水产品污染物检测也是一个新思路。
动物的肠膜也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自然膜结构,具有高强度的机械性能,层级网络结构复杂,是良好的生物屏障,具有一般的渗透膜的功能。可以这些优质的膜结构应用到生物制品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单增李斯特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也是我国沿海食物中毒和夏季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包括胶体金试纸,所述试纸由样品层10、胶体金标记层20、检测反应层30、吸水层40组成,所述胶体金标记层上包被有抗单增李斯特菌抗体,所述检测反应层上设置有检测线T和质控线C,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单增李斯特菌抗原,所述质控线包被有羊抗兔IgG,所述检测用金标抗体可以与检测用包被抗原结合反应并显色,且检测用金标抗体上只有一个与抗原特异结合的位点;所述样品层、胶体金标记层和检测反应层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结合在背衬板同一面上,胶体金标记层和检测反应层的端部重叠;所述吸水层结合在检测反应层的另一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样品层10、胶体金标记层20、检测反应层30、吸水层40、检测线T、质控线C。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包括胶体金试纸,如图1所示,所述试纸由样品层10、胶体金标记层20、检测反应层30、吸水层40组成,所述胶体金标记层上包被有抗单增李斯特菌抗体,所述检测反应层上设置有检测线T和质控线C,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单增李斯特菌抗原,所述质控线包被有羊抗兔IgG,所述检测用金标抗体可以与检测用包被抗原结合反应并显色,且检测用金标抗体上只有一个与抗原特异结合的位点;所述样品层、胶体金标记层和检测反应层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结合在背衬板同一面上,胶体金标记层和检测反应层的端部重叠;所述吸水层结合在检测反应层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胶体金标记层上包被有抗单增李斯特菌抗体是以单增李斯特菌体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后制备获得的。
优选地,所述样品层为吸水性良好的材料制成;所述背衬板为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检测线为1~4条,质控线为1~4条。
更优选地,所述所述检测线为1~2条,质控线为1~3条。
优选地,所述胶体金标记层和检测反应层的材料为动物肠道膜制备的生物膜。
优选地,所述猪肠道膜制备的生物膜。
优选地,所述胶体金标记层为猪小肠膜制备的生物膜,所述检测反应层为猪小肠膜制备的生物膜。
本发明首次将动物肠道膜应用于生物检测器械中,节约生物制品的制造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生物制品的快速发展。
结果判断:
质控线的作用是:无论样品溶液中是否含有单增李斯特菌,胶体金标记层包被的金标抗体上移到达质控线时都可以与质控线上的IgG结合,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颗粒,质控线始终显色,如果质控线不显色,表示本次测试无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荣兰,未经潘荣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4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