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伤科用患者伤口防出血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6446.6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4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胡大海;白晓智;张万福;李小强;王克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伤 患者 伤口 出血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烧伤科用患者伤口防出血报警装置,包括腹部绑带、连接布、托垫、防压气垫、固定布、固定座、报警器、开关、固定筒、连接软管、金属滑块、弹簧、漏孔、金属传感器,该烧伤科用患者伤口防出血报警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烧伤肢体进行约束以及防压保护,避免了患者无意识向外移动手臂,导致拉扯烧伤创口,从而引起皮瓣分离造成创口开裂出血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内置检测与报警机构的配合作用,来达到对患者烧伤肢体的预警监护,有效防止卧床患者因翻身导致烧伤肢体受外部挤压造成的二次伤害,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极大提高了对术后烧伤患者肢体保护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烧伤科用患者伤口防出血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烧伤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
根据上述,烧伤是一种常见病,因烧伤的特殊性,往往烧伤患者不仅要面临手术的风险,还要面临手后烧伤部位带来的痛苦,因此,烧伤患者术后的护理保护至关重要,当前,部分手臂烧伤的患者,在手术之后,需要进行康复休养,从而确保烧伤创口的快速愈合,但有时患者在入睡后,因无意识将手臂移动,从而导致手臂烧伤创口拉扯,引起皮瓣分离,最终造成创口开裂出血情况的发生,此外,当患者长时间的保持一个睡姿时,也会无意识的翻动身体,而当患者身体向烧伤手臂方向翻身时,烧伤肢体会受外部挤压造成二次伤害,最终给患者术后康复带来极大的隐患,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烧伤科用患者伤口防出血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烧伤科用患者伤口防出血报警装置,来解决目前临床烧伤患者,因缺少对烧伤肢体防压以及报警保护装置,从而易导致烧伤肢体产生二次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烧伤科用患者伤口防出血报警装置,包括腹部绑带、连接布、托垫、防压气垫、固定布、固定座、报警器、开关、固定筒、连接软管、金属滑块、弹簧、漏孔、金属传感器,所述的连接布位于腹部绑带左侧,所述的连接布与腹部绑带缝合相连,所述的托垫位于连接布顶部,所述的托垫与连接布胶水相连,所述的防压气垫位于连接布左侧,所述的防压气垫与连接布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布位于防压气垫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固定布与防压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座位于固定布顶部中端,所述的固定座与固定布胶水相连,所述的报警器位于固定座顶部左侧,所述的报警器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开关位于固定座顶部右侧,所述的开关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筒位于固定座内部后端,所述的固定筒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软管位于防压气垫和固定筒之间,所述的连接软管分别与防压气垫和固定筒胶水相连,所述的金属滑块位于固定筒内部左侧,所述的金属滑块与固定筒滑动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固定筒内部右侧,所述的弹簧与固定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弹簧与金属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漏孔位于固定筒内部右侧,所述的漏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金属传感器位于固定筒中端,所述的金属传感器与固定筒胶水相连,且所述的金属传感器与报警器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腹部绑带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腹部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腹部绑带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腹部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腹部绑带左侧背部还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腹部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布底部还设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固定布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防压气垫内壁还设有无菌布,所述的无菌布与防压气垫采用魔术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固定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金属传感器导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