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线镀锡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4761.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燕;郑碎燕;郑强;闫杰;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桥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干 镀锡 水槽 铜线镀锡 锡槽 加热炉 铜线 海绵层 放线 压制 退火 工艺及装置 温度测试仪 并排设置 收线工序 收线装置 装置结构 棒端部 加热块 加热片 加热头 空心管 风扇 滚轮 清洗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线镀锡工艺,包括放线、退火,干燥、镀锡及收线工序,所述干燥及镀锡工序之间加清洗和风干工序,所用装置包括放线滚、加热炉、水槽、风干管、锡槽及收线装置,加热炉内均匀设有空心管、加热片及温度测试仪,水槽上方设有并排设置的滚轮,风干管与水槽之间设有海绵层,铜线穿过海绵层设置,风干管周围均匀分布有孔,其上固定有风扇,所述锡槽底部为加热块,锡槽上放均匀并排设有压制棒,所述压制棒端部设加热头。有效的改善了现有镀锡效果差及工艺复杂的问题,该一种铜线镀锡工艺所用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且铜线复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镀锡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铜线镀锡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铜线多做导电或导热使用,应用广泛,是电线电缆或电气制品及相关制品的常用材料。为了防止铜线被氧化或受硫化物及有机酸等物质的俯视,在铜线外表附有保护层,就是镀锡。现有铜线镀锡,由于镀锡时将材料锡挡在锡池内,然后退货后的铜线穿过锡池,将锡附着在铜线上,此过程中锡易脱落,锡层不均匀,还有整个镀锡工艺复杂,镀锡铜线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线镀锡工艺及装置,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线镀锡工艺,包括放线、退火,干燥、镀锡及收线工序,所述干燥及镀锡工序之间加清洗和风干工序,具体地,
步骤1,放线,所述铜线的线径为0.07mm-0.1mm的合金铜线或纯铜线;
步骤2,退火,铜线穿过加热的铜管,且不与铜管接触,铜管内温度分三个阶段,依次分为510-505℃、505-500℃及500-490℃,温度依次降低,共计时间2-3s完成;
步骤3,干燥,在室温中进行干燥冷却,时间2-3s内;
步骤4,清洗,在室温中干燥冷却后的铜线经过水槽水洗,该水选用自来水,水温在20-26°内,时间1-2s。
步骤5,风干,采用风机及吸水海绵或毛巾进行表面风干;
步骤6,镀锡,风干后的铜线经过烧滚的锡液内,时间0.5-1.2s;
步骤7,收线,线由牵引轴拉动,绕制在收线滚上,所述镀锡至收线之间设有距离,该距离足够镀锡铜线移行3-5s。
包括放线滚、加热炉、水槽、风干管、锡槽及收线装置,所述加热炉内均匀设有空心管、加热片及温度测试仪,所述水槽上方设有并排设置的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螺钉固定在水槽的左右两边缘上,所述风干管与水槽之间设有海绵层,所述铜线穿过海绵层设置,所述风干管周围均匀分布有孔,其上固定有风扇,所述锡槽底部为加热块,锡槽上放均匀并排设有压制棒,所述压制棒端部设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呈U型结构,所述收线装置包括牵引滚,牵引滚连接电机。
所述空心管分布在加热片中间。
所述加热片分三个段,各段之间设有挡板。
所述水槽及锡槽截面呈倒置三角形结构或者倒置等腰梯形结构。
所述压制棒通过平行锡槽的轴固定,且压制棒与轴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一个加热头对应一根铜线。
所述温度测试仪连接主控制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镀锡效果差及工艺复杂的问题,该一种铜线镀锡工艺所用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且铜线复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镀锡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加热炉2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桥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桥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