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97836.9 | 申请日: | 2017-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5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楚;吴青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青妹 |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11/04;A61P1/02;A61P7/04;A61K35/55;A61K33/06;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冯建基 |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咽喉 肿痛 口腔溃疡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属于口腔科疑难杂症之一。咽喉痛是是临床常见病症,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扁桃体急性充血、肿胀及化脓,严重者伴吞咽困难及恶寒高热。口腔溃疡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男女老少都可能成为患病人群,可周期性反复发作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
从医学角度上讲,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病毒、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甚至牙齿或牙龈感染有时也会累及咽喉;而复发性口腔溃疡预示着患者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如胃肠、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
目前,市场上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为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抗生素类西药,以消炎镇痛为主要目的,疗效不是很理想,副作用大,且不能两病兼顾。因此,本发明立足于传统中医药,研制出一种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见效快、治愈周期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具体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苦豆根1~5份、黄连1~5份、荆芥1~8份、白芷1~8份、薄荷1~5份、麝香0.5~1份、冰片1~5份、青黛1~3份和石膏1~2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苦豆根2~4份、黄连2~4份、荆芥3~5份、白芷3~5份、薄荷2~4份、麝香0.6~0.8份、冰片2~4份、青黛1.5~2.5份和石膏1.4~1.6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苦豆根3份、黄连3份、荆芥4份、白芷4份、薄荷3份、麝香0.7份、冰片3份、青黛2份和石膏1.5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苦豆根、黄连、荆芥、白芷、薄荷、麝香、冰片、青黛和石膏除去杂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12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然后制成临床使用剂型。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片剂、散剂或贴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具体地,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
优选地,所述咽喉肿痛包括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及口腔炎。
优选地,所述口腔溃疡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如下:
苦豆根:味苦,性寒,归肾经。功能主治:清肠燥湿,镇痛。用于湿热痢疾,肠炎泄泻,黄疸,湿疹,咽痛,牙痛,顽癣,烫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豆根主要成分为蛋白,糖类、有机酸、色素及生物碱,研究证明,苦豆根生物碱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溃疡、升高白细胞、平喘、清热、止痛、杀虫、镇静、镇痛和多种保健功效,用于急慢性肾炎及其他尿路感染、菌痢、肠炎。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小檗碱为黄连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解热、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并能调节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机体免疫功能。
荆芥: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瘀止血。用于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荆芥含有大量挥发油、单萜苷、黄酮,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过敏,抗氧化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青妹,未经吴青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