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识别集中抄表采集器的通信模块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222.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宣;阿辽沙·叶;杜蜀薇;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集中 采集 通信 模块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识别集中抄表采集器的通信模块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采集器上安装的通信模块上电,等待通信模块主动上报模块信息报文;步骤2、采集器对获取的通信模块信息报文按照通信模块的通信协议格式进行解析并识别上报报文的通信模块,当通信模块是上行通信模块时,采集器将通信模块端口与上行通信模块进行绑定管理;当通信模块是下行通信模块时,采集器自动识别下行通信模块的唯一性编号和功能参数,并将下行通信模块和与下行通信模块连接的表计进行绑定管理;当采集器未接收到下行通信模块主动上报模块信息报文时,采集器发送主动查询模块信息报文请求,接收下行通信模块的应答报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中抄表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识别集中抄表采集器的通信模块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水、气、热多表集中抄表技术及其系统是新兴的技术领域,旨在将已有的电表、水表、气表、热表分别单独抄表集中统一在一个集抄系统,实现集中抄表。集中抄表应用环境有较大差异,台区大小小至几十户,多至近2000户。目前,采集器上行通信模块负责采集器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下行通信模块负责采集器与下接表计之间的数据采集。由于现场电表、水表、气表、热表的无线工作方式不统一,采集器抄读下接电表、水表、气表、热表的数据时,需要使用配套的下行通信模块抄读下接表计的数据,影响现场使用。因此需要采集器能够对下行通信模块进行自动识别,同时管理下行通信模块与抄读表计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同频干扰,提高抄读效率。
现有技术之一是将采集器第一个插槽固定为上行通信模块安装位置,通过对模块通信端口进行时分控制来避免同频干扰。该技术存在通信模块配置不够灵活,仅针对模块通信端口的控制方式无法将模块的通信特征与之对应,需要反复尝试才能获取模块通信参数的技术缺点,因而抄表效率较低。
现有技术之二是将采集器第一个插槽固定为上行通信模块安装位置,使多个通信模块下接表计的通信频率各不相同,通过频分方法避免同频干扰。该技术方案存在对现场施工及电、水、气、热表的采购要求较高,且已经有部分应用地点已采购了相同频率的表计,导致此技术难以实施的技术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识别集中抄表采集器的通信模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对采集器上安装的通信模块上电,等待通信模块主动上报模块信息报文;
步骤2、采集器对获取的通信模块信息报文按照通信模块的通信协议格式进行解析,识别上报报文的通信模块是使集中抄表终端与采集器进行通信的上行通信模块或者是使采集器与待抄读表计进行通信的下行通信模块,当通信模块是上行通信模块时,执行步骤3,当通信模块是下行通信模块时,执行步骤4,若采集器未接收到下行通信模块上报的模块信息报文,执行步骤5;
步骤3、当采集器识别通信模块是上行通信模块时,采集器根据上行通信模块通信地址请求协议回复采集器地址至上行通信模块,且将通信模块端口与上行通信模块进行绑定管理,上行通信模块发送集中抄表终端的抄表报文至采集器,并转发下行通信模块接收的与其绑定的下接表计的回码数据至集中抄表终端;
步骤4、采集器识别通信模块是下行通信模块时,采集器根据下行通信模块自识别通信协议自动识别下行通信模块的唯一性编号和功能参数,并将下行通信模块和与下行通信模块连接的表计进行绑定管理,当下行通信模块接收到采集器转发的抄表报文时,下行通信模块将与其绑定的下接表计的回码数据通过上行模块端口转发给集中抄表终端;
步骤5、采集器未接收到下行通信模块主动上报模块信息报文时,采集器按照下行通信模块协议格式发送主动查询模块信息报文请求,若请求发送后接收到下行通信模块的应答报文,返回步骤2,若采集器按照下行通信模块协议格式发送主动查询模块信息报文请求并等待1分钟后,仍未接收到下行通信模块的应答报文时,重复步骤5。
进一步地,所述集中抄表采集器用于电、水、气、热多表集中抄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流体测量装置
- 下一篇:校园自来水主干管网水流损耗检测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