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及连接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41386.8 申请日: 2016-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8025660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Y.科亨;V.范斯科约奇;A.T.贝塞内;E.克拉夫琴科;P.拜厄 申请(专利权)人: 皮迪耶恩控制公司
主分类号: B60N2/28 分类号: B60N2/28;B60N2/00;B60N2/005;B60N2/02;B60N2/26;B60N2/50;B60N2/5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肖日松;李建新
地址: 美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汽车座椅 连接 系统
【说明书】:

汽车座椅的实施例包括外保护壳、内座椅、悬挂系统,悬挂系统连接内座椅和外保护壳,且允许内座椅与外保护壳之间的相对移动。悬挂系统可包括多个可变形的金属带。另外,汽车座椅系统的实施例包括构建成联接到车辆座椅上的框架。框架具有竖直部分,其大致沿车辆座椅靠背向上延伸。竖直部分延伸车辆座椅靠背的高度的至少一半。另外,系统包括构建成联接到框架上的汽车座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请求享有2015年5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6018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案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而言,本公开案涉及安全汽车座椅。安全汽车座椅可用于婴儿或儿童,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背景技术

在发达国家,年龄在1到5岁的儿童最常见的死因是事故,而事故中主要的死因是车祸。据称,在适当地安装在乘用汽车中时,儿童安全座椅使低于一岁的儿童的致命伤害减少大约71%,并且使年龄在1到4岁的幼儿减少大约54%。然而,尽管适当地约束在其汽车座椅中,但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250名0到4岁的儿童受到致命性伤害。

除死亡事故外,每年有上千处于适当约束在汽车座椅中的儿童仍遭受到车祸引起的致残伤害。迄今,大多数常见的严重伤害是头部伤害,包括大脑伤害(挫伤或撕裂)、脑震荡、颅骨拱顶和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硬脑膜下血肿。其他常见的严重伤害是胸(肺和肋骨)、腹部(肠、肝、脾、肾)、脊柱和上肢(锁骨、肱骨、桡骨/尺骨)和下肢(骨盆、股骨、胫骨/腓骨)伤害。儿童中的伤害后果可能比成人受到的类似伤害更严重,并且受到创伤性脑伤害的儿童可能经历持续或较晚出现的神经心理问题。例如,额叶功能在儿童的生长中发育相对较晚,所以对额叶的伤害可能直到儿童到青少年才变得明显。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与安全管理局(NHTSA),一岁以下的儿童应当总是坐在具有束带的面向后的汽车座椅中。尽管建议尽可能久地使用面向后的座椅,但发现1岁和更大的儿童将希望面向前。NHTSA建议1到3岁的儿童(和更大的,如果他们未达到一定的身高和体重)使用具有在碰撞期间限制儿童的向前移动的束带和系绳的面向前的汽车座椅。

存在许多类型的用于此目的的汽车座椅。建议用于1岁以下的儿童的婴儿座椅通常是面向后的。许多包括绑到或系到汽车中的底座,以及可锁到底座中的座椅。座椅通常包括把手,以便在座椅从底座(即,从汽车)解锁时可携带座椅。婴儿和儿童的受欢迎的汽车座椅选择是可转换的汽车座椅,其可定向成面向后的位置,且然后转换成面向前的位置。一些可转换的汽车座椅甚至可转换成用于体重达到100磅的儿童的增高座椅。通常,可转换的汽车座椅使用车辆座椅带绑到汽车中,或直接使用LATCH(儿童用下锚和系绳)系统锚定到汽车框架上。所有汽车座椅都提供用于将儿童绑到座椅上的束带。常见的束带是五点安全束带。汽车座椅趋于由注模塑料形成,通常至少5mm(0.2英寸)厚,并且座椅(在婴儿座椅的情况下具有底座)通常重达7kg(15.4lb)或更重。

发明内容

本概述提供成介绍下文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构想的选择。该概述不旨在识别请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基本的特征,也不旨在用于有助于限制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案的一个方面,一种汽车座椅系统,包括构建成联接到车辆座椅上的框架,以及构建成联接到框架上的汽车座椅。框架具有竖直部分,其沿车辆座椅靠背向上延伸。竖直部分延伸车辆座椅靠背的高度的至少一半。框架可构建成联接到一个或多个汽车座椅上。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可与框架分开。另外,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可枢转地联接,以便框架可在打开构造与闭合构造之间构造。

汽车座椅可包括其底侧上的连接件来用于联接到框架上。框架可包括从水平部分延伸来联接到汽车座椅的连接件上的锁扣。锁扣可联接到构造成促动来选择性地打开锁扣的多个把手上。把手可构造成按顺序促动来选择性地打开锁扣。多个把手可构造成沿大致横向于锁扣的方向的方向移动来选择性地打开锁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迪耶恩控制公司,未经皮迪耶恩控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