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格栅雨水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87348.1 | 申请日: | 2016-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彤;肖峻;施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003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格栅 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口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格栅雨水口。
背景技术
雨水口作为市政排水工程的附属设施,在收集和排放道路路面雨水、缓解路面积水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排水设施中,通常的雨水口做法是根据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8中的雨水口图集或各个城市编制的地方性标准图集进行选择,这类雨水口的共同特点是格栅外置,即路面雨水要先经过格栅拦截后再进入雨水口进行排放,这种收集和排放方式不但容易造成格栅口堵塞,降低雨水口的过流断面,还使得一些因路面雨水冲刷而带来的树枝树叶、纸片碎屑等城市垃圾被拦截在雨水口格栅外侧,既影响了城市市容环境,又容易滋生蚊蝇形成卫生安全隐患。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意识到了雨水口的重要性,在4.7.1A条中提出:“雨水口和雨水连接管流量应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计算流量的1.5倍~3倍。”该规范条文对雨水口的过流断面和过流能力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雨水口的路面雨水收集能力已经成为市政排水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与平箅式、偏沟式雨水口相比,立箅式雨水口具有清通方便、利于行车、安全隐蔽等优点,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受到许多城建部门的青睐,但受侧石高度限制,立箅式雨水口又存在泄水面小、易于堵塞,在降雨期间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的缺点,特别是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4.7.1A条文的要求下,其应用条件越来越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解剖钢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置格栅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池体,并且所述池体的上方形成三盖座;三检修盖板,三所述检修盖板分别设置在三所述盖座上;两装配式隔墙,所述池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装配式隔墙,两所述装配式隔墙将所述池体分为三个区域,所述池体的两侧的两个区域均为进水区,两所述进水区之间的区域为出水区;两截污挂篮,两所述进水区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截污挂篮,所述截污挂篮起到对雨水中所含垃圾的初次拦截作用。两内置格栅件,每一所述内置格栅件分别包括一个II型铸铁格栅和一个I型铸铁格栅,两所述内置格栅件分别安装在两所述装配式隔墙上。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还包括:两进水侧石,两所述进水侧石的纵截面均为“口”字型,两所述进水侧石均设置有一开放式过水孔,所述开放式过水孔能够使雨水从外部道路流入所述进水区;两进水平石,两所述进水平石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进水侧石的下侧连接,两所述进水平石靠近所述进水侧石的一侧的高度小于两所述进水平石的另一侧的高度,两所述进水平石能够将雨水导流至两所述进水侧石;一中间侧石,所述中间侧石位于两所述进水侧石之间;一中间平石,所述中间平石的一侧与所述中间侧石的下侧连接,所述中间平石靠近所述中间侧石的一侧的高度小于所述中间平石的另一侧的高度,所述中间平石位于两所述进水平石之间。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两所述进水侧石和所述中间侧石均安装在所述池体的上侧的同一侧。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所述池体的底部为混凝土基础,所述混凝土基础的下方设置有砂石垫层,并且所述池体采用砌块池壁。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每一装配式隔墙的上侧安装有一个所述II型铸铁格栅,每一装配式隔墙的下侧安装有一个所述I型铸铁格栅。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所述出水区的下侧设置有一出水连管,所述出水连管与市政雨水检查井连接,所述出水连管用于雨水收集后的排放。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三所述检修盖板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进水区和所述出水区的上方,并且每一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吊装孔。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两所述进水平石均低于道路平石3~5厘米,利于周边道路雨水的汇入。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所述I型铸铁格栅的栅条间距均为30毫米,所述I型铸铁格栅起到对雨水中所含垃圾的二次拦截作用。
上述的内置格栅雨水口,其中,所述II型铸铁格栅的栅条间距均为40毫米,所述II型铸铁格栅起到对雨水中所含垃圾的二次拦截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保留原有立箅式雨水口优点的同时,提高其雨水过流能力,并解决其易受垃圾干扰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7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沉砂除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预埋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