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0047582.3 申请日: 2016-01-18
公开(公告)号: CN205339820U 公开(公告)日: 2016-06-29
发明(设计)人: 施良;张浩;毛朝明;万兵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M25/10 分类号: A61M25/10
代理公司: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地址: 21200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漏 堵塞 导尿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尿管,尤其涉及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属于临床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硅胶为材料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管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如昏迷、截瘫、尿潴留、泌尿外科术后、膀胱尿道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尿液排泄不畅。

目前临床常用的导尿管,将尿管沿尿道插入膀胱后,经“气囊充气口”充气(或充水),气囊膨开并卡在膀胱出口之上,起到固定、防止滑脱的作用。

但是,在导尿管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尿管堵塞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泌尿系术后创面出血形成血凝块、尿路结石、或上尿路形成较多脓性、粘稠分泌物的患者。一旦导尿管堵塞,尿液或冲洗液就不能被及时引流至体外。一方面增加了病人痛苦,同时尿液潴留在上尿路易于发生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肾后性肾功能不全。

其次,临床工作中,导尿管“尿漏”的问题也非常多见。可见于老年人、糖尿病病人神经源性膀胱、脑或脊髓损伤导致的尿失禁病人等。这些病人尿道括约肌松弛,张力低。因此,导致导尿管与尿道内壁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即使插了导尿管,尿液仍然会顺着导尿管外壁与尿道之间的间隙流至尿道外口处。不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痛苦。此外,由于该通道是开放的,也易于发生尿路逆行感染。

(一)针对尿管阻塞的问题:

传统的方法是医生在导尿管末端连接上空的针管,利用空针负压抽出血凝块或正压冲开堵塞,使导尿管恢复通畅。

公开号CN203736683U的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防堵塞导尿管,是在导尿管尾端出口附近设置一个球形或椭球形的弹性小球囊;导尿管发生堵塞时,挤压弹性小球囊使液体回流来疏通导尿管。该设计原理类似于目前临床上用空针反复抽吸尿管的操作。

公开号CN104415449A的发明提供的改进方案为:气囊外侧设过滤网,在对气囊充气时,过滤网膨开填充于膀胱内部,对膀胱内血凝块等具有过滤作用。能阻挡膀胱内出血形成血凝块、膀胱结石等进入导尿管梗阻导尿管的管口。正因为如此,该设计不能把这些血凝块或小结石引流到体外。

(二)针对“尿漏”的问题:

公开号CN201643342U的实用新型提供的“尿漏”改进方案为:在现有导尿管球囊部位后侧添加一个软织的防漏挡板。该防漏挡板可依赖自身的弹力贴附于人体尿道粘膜上,从而更加有效地阻止尿液顺导尿管流出。

公开号CN203763642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尿漏”改进方案:在现有导尿管球囊部位后侧添加一个充气球囊。该球囊充气后紧贴于尿道内壁,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漏”的发生。然而,该设计同上一个专利有同样的弊端。

前述现有技术并没有解决尿管阻塞的问题:不论是空针加压疏通,还是在侧孔外加装滤过网装置,其真正的尿液流出口径仍然为导尿管前端的侧孔,尿液导流的有效面积仍然狭小。加压疏通只能解决一时堵塞,并未解决因为导尿管侧孔面积小,而造成管道堵塞这一根本原因,常需要反复疏通。

在狭小的侧孔被完全封堵之后,生物组织覆盖物(如血凝块、组织碎屑等)与侧孔结合紧密,空气针做活塞运动时产生的气体的压力不足以将堵塞口处的生物组织覆盖物冲出,此时,需更换新的导尿管,而新的导尿管由于侧孔结构一样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堵塞问题,仅仅是新一轮的堵塞循环。同时,更换导尿管,也易增大尿路感染几率,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当膀胱存在化脓性炎症时,由于脓液稠厚,脓性尿液在过滤网与侧孔之间的类球状腔道时,脓尿液拥堵,易形成湍流,流速显著减慢,较小的侧孔内脓液若是未及时彻底引流则进一步加重感染。

增加的滤网仅仅是起到将膀胱内的血凝块或组织碎屑等有形物质拦截在导尿管之外,留存并积聚于膀胱内部。这些理应随尿液排泄的有形物质在膀胱内的留存,必然对人体造成危害。

现有技术在处理“尿漏”问题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导尿管插入后,单一的防漏挡板或尿道内气囊装置便一直压在尿道内壁粘膜上,随着时间延长,该处粘膜易于发生缺血、坏死或纤维化,继而并发各种严重并发症:如尿道穿孔、狭窄、粘连等。因此,鉴于尿道的生理结构特点,现有的防“尿漏”技术长时间压迫尿道内壁粘膜,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7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