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9478.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国;任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1Q1/50;H01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金属边框天线,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金属边框开缝来实现的,通过缝隙把天线部分分隔出来,然而,在某些时候,用户在握持手机的时候,很可能握住信号馈入处的缝隙,此时,射频信号会通过手短路到非天线部分的边框上去(通常是接在手机大地上),导致天线性能明显下降。
对于手部握持对天线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解决方案为:采用两根天线,两根天线分别设置于手机的顶部和底部,当检测到底部天线被手严重影响以至于性能无法满足时,直接切换到顶部天线工作。然而,由于手机顶部到底部的长度有150mm左右,因此,为了实现信号传输,需要设置一根110~130mm长的RF传输线,该传输线会对信号产生一定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手机的工作天线由于手的影响由底部天线切换到到顶部天线时,信号传输线会对信号产生一定的损耗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电子设备的天线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所述天线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信号性能满足预定条件;
获得第一切换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控制所述天线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所述天线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的信号性能至少维持在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其中,所述天线的天线信号的传输路径包括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包括所述天线和与所述天线连接的电路的第一支路,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包括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的第二支路,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所述天线信号按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传输,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所述天线信号按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
所述天线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天线处于第二运行模式之后,获得第二切换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控制所述天线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
其中,所述电路至少包括控制器;
所述运行模式为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天线信号的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获得第一切换信号包括;
判断所述天线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信号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当所述天线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信号性能受到影响时,获得所述第一切换信号。
其中,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握持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作为所述天线当前的天线信号馈电点。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经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电子设备一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连接,经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电子设备另一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连接,还与射频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控制所述天线处于第二运行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通过所述切换开关控制握持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与射频电路接通,所述握持侧另一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与所述射频电路断开。
其中,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握持侧另一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作为所述天线当前的天线信号馈电点。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和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经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电子设备一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连接,还与射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经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电子设备另一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连接,还与所述射频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控制所述天线处于第二运行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控制握持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与所述射频电路断开并接地;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控制所述握持侧另一侧的天线信号馈电点与所述射频电路接通并断开接地。
优选地,所述天线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天线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信号性能未受到影响时,确定所述天线的当前发射功率;
判断所述天线的当前发射功率是否大于设定的功率阈值;
当所述天线的当前发射功率大于所述设定的功率阈值时,获得第三切换信号;
基于所述第三切换信号,控制所述天线处于第二运行模式。
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天线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所述天线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信号性能满足预定条件;
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得第一切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零排放设施
- 下一篇:一种处理低阶煤热解污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