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字型建筑楼层成型方法及用于凹字型建筑楼层成型的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2246.1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宜君 |
主分类号: | E04G11/02 | 分类号: | E04G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楼层 成型 凹字型 楼层 楼板 横向钢筋 模具总成 纵向流道 横向流道 外墙模具 插入口 治具 模具 底板 顶部位置 灌浆 模支撑 升降架 墙体 连通 混凝土 偏离 施工 支撑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凹字型建筑楼层的成型方法及用于凹字型建筑楼层成型的治具,所述成型方法包括:将模具总成升至上一楼层的位置,所述模具总成具有房间模具及外墙模具,所述模具总成中形成纵向流道,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外墙模具向上偏离所述上一楼层的位置以形成插入口;从所述插入口将若干横向钢筋插入并使其支撑在所述下一楼层的若干墙体上;利用楼板模支撑施工者对其上方的所述若干横向钢筋进行制作形成横向钢筋网;利用升降架将所述楼板模升至所述下一楼层的顶部位置,所述楼板模与所述房间模具的底板之间形成与所述纵向流道连通的横向流道;进行灌浆作业,使所述纵向流道及所述横向流道充满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字型建筑楼层成型方法及用于凹字型建筑楼层成型的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施工一般采用人工搭建各类脚手架,人工辅装拆装建筑范本,人工现场焊接墙体及立柱内的钢筋,人工搬运模板,往往质量无法保证,劳动强度大、工期慢、成本高、而且存在的安全隐患多。
因此,在当今人力成本逐渐增加的社会,为解决上述问题,能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施工安全可靠性,可大大提高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施工成本的高层建筑快速机械化施工的方法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请参阅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10365607.6的文献,其为一种高层建筑快速机械化施工的方法,包括吊装整体提升装置;将散装的吊挂架单元进行整体组装,同时将气动浇注开闭模装置固定安装于整体模具吊挂架的下方;启动所有四丝杆升降装置,顶起整体模具吊挂架;吊装一楼层的墙、梁钢筋笼架;将整体模具吊挂架回落,驱动气动浇注开闭模装置水平合模;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开模;将整体模具吊挂架向上提升;吊装楼板、阳光迭合部分预制板、预制楼梯和预制飘窗;铺设迭合楼板现浇部分钢筋网及现浇迭合楼板楼面上部混凝土;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所有楼层的建造。
请参阅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474132.3及CN201320628039.9的文献,其为一种空中造楼机,适用于高层与超高层住宅建筑,其包括主体空间升降平台、外墙装修升降平台、塔吊及控制装置,其中,主体空间升降平台安装有主体模具、混凝土输送装置、混凝土布料机及喷淋装置。当进行建筑时,先布置好混凝土钢筋网,然后使主体空间升降平台下降,以使主体模具与混凝土钢筋网拼接一起,接着使混凝土输送装置向主体模具输送混凝土,待24小时后混凝土凝固成墙体。
请参阅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628378.7的文献,其为一种墙体成型模具,悬吊在可上下升降的升降设备上,墙体成型模具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固定并能随升降设备上升打开而下降合拢的内墙方形浇墙模架及外墙浇墙模架,若干个外墙浇墙模架环绕于若干个内墙方形浇墙模架并与该若干个内墙方形浇墙模架呈拼接设置,并且该若干个外墙浇墙模架与若干个内墙方形浇墙模架覆盖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要建筑住宅的面积。当需要成型墙体时,只要控制升降设备将墙体成型模具下降至所要建筑的平面上,之后,便可以往墙体成型模具浇注混凝土;完后,只要控制升降设备将墙体成型模具上升,此时,墙体成型模具的内墙方形浇墙模架和外墙浇墙模架会打开脱离成型好的墙体。
通过上述已知案例,可发现都是希望利用主体模具来提升建造复数楼层的效率,但实际上已知案例皆存在严重缺失,因为要建造每一个楼层时,首选要通过该主体模具等来成型墙体,在墙体凝固之后再将该主体模具升高一定的高度已便于通过喷淋装置喷淋墙体;之后将在墙体顶面布置预制板,在预制板上布置楼面钢筋并进行绑扎作业,而后布料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形成楼面,之后再对楼面进行喷淋作业。由此可知,该些已知的建造工法并无法一次成型墙体及楼面,因此在建造每一楼层时,利用主体模具成型好该墙体后,仍必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建造楼面使其完整成型一个楼层,换言之建造的楼层愈多,其浪费在等待施工的时间相对增加,因此已知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效率方面仍有待改良之处。有鉴于此,申请人曾于2015/9/30提出了一种凹字型建筑物施工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510638113.9,该专利申请可以实现第二楼层以上的每一楼层的墙体及楼面的一次成型,有效解决了等待施工的时间较长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宜君,未经李宜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2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塑料模壳
- 下一篇:一种超长薄壁导流墙体模板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