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乙苯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3764.3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0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危春玲;缪长喜;宋磊;朱敏;徐永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887;C07C5/333;C07C1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苯 脱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乙苯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活性较低,产物中单双烯比值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二乙苯脱氢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成:(a)65~80%的Fe2O3;(b)6~14%的K2O;(c)8~14%的CeO2;(d)0.5~5%的MoO3;(e)0.5~5%的CaO;(f)0.5~2%的Na2O;(g)选自MnO2、TiO2或Pr2O3的至少一种或几种,其含量为0.1~3.5%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用于二乙苯脱氢制备二乙烯苯反应时,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降低产物中单双烯的比值,可用于二乙苯脱氢制备二乙烯苯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乙苯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乙烯苯是一种十分有用的交联剂,广泛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膜、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橡胶、特种塑料、涂料、胶粘剂及其他领域。
制备二乙烯苯的方法很多,但是最适合工业生产的方法是通过二乙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氢而得。对于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苯这一化工催化过程,催化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催化剂的优劣决定了脱氢过程的经济性。二乙苯脱氢催化剂和乙苯脱氢催化剂体系类似,初期使用的锌系、镁系催化剂很快被综合性能良好的铁系催化剂所替代。早期的催化剂为Fe-K-Cr体系,虽然该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催化剂含Cr的氧化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已被逐渐淘汰。之后演变为Fe-K-Ce-Mo系列,用Ce替代了Cr,可较好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又克服了Cr毒性大,污染环境的弊端。如已公开的美国专利3360579和英国专利1100088,虽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较好,但是催化剂中含Cr的氧化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用Ce替代Cr,可较好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又克服了Cr毒性大,污染环境的弊端。二乙苯分子比乙苯分子大,简单将乙苯脱氢催化剂用于二乙苯脱氢反应不适合,产物的单双烯比值高。为此,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提高二乙苯脱氢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产物中的单双烯比值是研究人员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以往技术中存在的产物中单双烯比值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二乙苯脱氢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二乙苯脱氢反应时具有产物中单双烯比值低的特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用于制备二乙苯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采用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催化剂用于制备二乙烯苯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乙苯脱氢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a)65~80%的Fe2O3;
(b)6~14%的K2O;
(c)8~14%的CeO2;
(d)0.5~5%的MoO3;
(e)0.5~5%的CaO;
(f)0.5~3.0%的Na2O;
(g)MnO2、TiO2或Pr2O3的至少一种或几种,其含量为0.1~3.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Na2O含量优选为0.8~1.8%;所述组分(g)的含量优选为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3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