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02725.7 | 申请日: | 2016-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1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谷从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球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F15B15/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保证 液压 马达 驱动 正常 制动 方法 | ||
1.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液压马达制动系统对液压马达的制动进行控制的,其步骤为:
步骤A、液压马达正转:
控制油泵(11)输出的油液经换向阀(9)的A口输出,并由梭阀的第一进油口A1进入梭阀阀腔,从而推动阀芯(2)向右运动,梭阀的第一进油口A1与第一出油道(501)打开形成通路,压力油通过第一出油道(501)后经出油口C流出并进入制动器(13),从而解除制动;同时压力油还通过管道进入液压马达(7)的第一工作口A2,从而使液压马达(7)正转;
步骤B、制动:
控制换向阀(9)的A口停止供油,则液压马达(7)停止运转,阀芯(2)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强制恢复中位,梭阀的出油口C及回油口D接通,从而使制动器(13)内的油液进行泄压,保证制动器(13)的正常制动;
步骤C、液压马达反转:
通过换向阀(9)进行换向,使油泵(11)输出的油液经换向阀(9)的B口输出,并由梭阀的第二进油口B1进入梭阀阀腔,从而推动阀芯(2)向左运动,梭阀的第二进油口B1与第三出油道(503)即打开形成通路,压力油通过第三出油道(503)后经出油口C进入制动器(13)的液动接口,从而解除制动;同时压力油还通过管道进入液压马达(7)的第二工作口B2,从而使液压马达(7)反转,换向阀(9)的A口为其回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阀体(1)内部设有阀腔,阀芯(2)位于阀腔内部且可沿阀腔左右移动;所述阀腔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油口A1及第二进油口B1相连通,阀腔的顶部通过出油道与出油口C相连通,阀腔的底部设有回油道(6),该回油道(6)与回油口D相连,阀芯(2)的中部加工有阶梯槽(201),且阀芯(2)的左、右两端设有弹性复位装置,当液压系统停止供油时,通过弹性复位装置使阀芯(2)强制恢复中位,从而使出油道与回油道(6)之间通过阶梯槽(201)连通形成梭阀的卸荷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簧(301)和第二弹簧(302),其中,第一弹簧(301)的两端分别与阀腔左端的螺堵(4)及阀芯(2)的左端面相固连,第二弹簧(302)的两端分别与阀腔右端的螺堵(4)及阀芯(2)的右端面相固连,且当阀芯(2)处于中位时,上述两个弹簧均处于无变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簧(301)和第二弹簧(302)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道包括第一出油道(501)、第二出油道(502)及第三出油道(503),当阀芯(2)位于阀腔右端时,所述的第一进油口A1与第一出油道(501)打开形成通路;当阀芯(2)位于阀腔左端时,所述的第二进油口B1与第三出油道(503)打开形成通路;当阀芯(2)处于中位时,所述的第二出油道(502)与回油道(6)之间连通形成卸荷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9)的两个工作油口A、B分别通过管道与梭阀的两个进油口A1、B1以及液压马达(7)的两个进油口A2、B2相连,所述梭阀的出油口C通过管道与制动器(13)的液动接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9)的进油口P通过单向节流阀(10)与油泵(11)的输出口相连,所述换向阀(9)的回油口T与油箱(8)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液压马达驱动正常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11)与电机(12)相连,且该油泵(11)的进油口以及梭阀的回油口D与油箱(8)相连均通过管道与油箱(8)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球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球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27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