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透光辊筒的色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0903.6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方茂雨;王洋;黄根杰;伍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晶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合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透光 色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色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透光辊筒的色选 机。
背景技术
色选机是一种利用光电技术将颗粒物料中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 来的设备,因此随着工农业产品加工领域品质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色 选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大米、杂粮、种子、塑料和矿石等加工行业。 色选机的分选系统包括设置在物料传送路径上的图像采集单元和气吹 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检测到待分选物料时,吹气单元执行分选动作达到 分选目的。现有技术中,用于阻挡水或灰尘的玻璃离物料很近容易积攒 水或灰尘,对成像极其不利,特别是对一些含水或灰尘,玻璃上很快就 会积攒上很多水或灰尘影响到色选,必须停机进行清理,这大大降低了 色选机的效率;同时现有的结构中,光源、背景板以及相机都集中在一 起,布置起来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透光辊筒的色选机,能够连续进行 各种物料的色选。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透光辊筒的 色选机,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单元以及布置在输送单元出料口的图 像采集单元、吹气单元,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光源、背景板以及相 机,光源和背景板均设置在透光辊筒中,相机设置在透光辊筒或机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将光源、背景板分别 设置在透光辊筒中,相机布置在透光辊筒或机箱中,这样各部件之间相 对独立,布置起来非常的方便;由于光源和背景板离物料较近,将其设 置在透光辊筒中,方便清洁,保证色选机的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光路;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光路;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光路;
图6是相机和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7,一种基于透光辊筒的色选机,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 单元10以及布置在输送单元10出料口的图像采集单元20、吹气单元 30,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20包括光源、背景板以及相机,光源和背景 板均设置在透光辊筒40中,相机设置在透光辊筒40或机箱50中。通 过将光源、背景板、相机设置在透光辊筒40或相机50中,保证了各部 件相互独立,能够独立的进行安装和调节,一方面便于安装拆卸,另一 方面,能够将光源和背景板离物料近,相机距离物料远,且距离物料近 的光源和背景板均设置在透光辊筒40中,保证了色选机能够连续进行 物料的色选。根据光源、背景板数量的不同,设置不同个数的透光辊筒 40,若光源和背景板相邻较近的时候,可以放在同一个透光辊筒40中, 下面就多种情况进行一一说明。
实施例一:参阅图1a和图1b,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20包括第一光 源21、第一背景板22以及第一相机23,第一光源21、第一相机23设 置在物料的一侧,这里所说的一侧,指的是物料输送轨迹的上方或者下 方,也即图中经过物料的曲线的上方或下方。第一背景板22设置在物 料的另一侧,若前面的一侧指的是物料输送轨迹的上方,则该另一侧就 是物料输送轨迹的下方;若前面的一侧指的是物料输送轨迹的下方,则 该另一侧就是物料输送轨迹的上方。第一光源21经物料反射的光线入 射至第一相机23中,第一背景板22位于入射至第一相机23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上;透光辊筒40包括第一、二透光辊筒41、42,第一光源 21、第一背景板22分别设置在第一、二透光辊筒41、42中;第一相机 23设置在第一机箱51中。
实施例二:参阅图2a和图2b,所述的第一光源21设置有两个,两 个第一光源21设置在物料的同一侧,两个第一光源21经物料反射的光 线均入射至第一相机23中;透光辊筒40包括第四透光辊筒44,两个第 一光源21分别设置在第一、四透光辊筒41、44中。设置两个第一光源 21,可以提高物料成像的清晰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晶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晶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0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酮清洗金属产品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