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梧桐木虱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9496.0 申请日: 2016-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5494474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刘正 申请(专利权)人: 和县正林苗木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N65/40 分类号: A01N65/40;A01N43/40;A01N59/02;A01N59/06;A01N25/22;A01P7/04;A01P19/00
代理公司: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鞠翔
地址: 2382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梧桐 防治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苗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梧桐木虱防治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梧桐,锦葵目梧桐属,一种落叶乔木。梧桐是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 观赏树,叶掌状,裂缺如花。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 花序顶生,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除此之外,梧桐的木材可制乐器,种子 可食或榨油,叶、花、根、种子入药,有清热解毒、去湿健脾之效。

梧桐木虱又称青桐木虱、梧桐裂头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以若虫、成 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尤以幼树受害最大,严 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 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 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常用防治方法是喷施吡虫啉或阿维菌素等化学药剂,虽然短期使用效果好, 但长期使用后易产生抗药性,并且在进行喷施时味道难闻,容易引起人体不 适和影响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味道清香、显效快、药效长的 梧桐木虱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梧桐木虱防治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蓖麻叶20-25份、大飞扬草20-25份、常青藤15-20份、杏叶10-15份、 犁头尖10-15份、诱杀剂8-13份、黄独叶6-11份、稳定剂5-8份、葡萄糖苷5-8 份、滑石粉4-7份、脂肪酸甘油酯3-5份、樱桃籽3-5份、苍耳子2-4份、胆 矾2-3份、硫磺1-2份。

所述稳定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5-20份、膨胀珍珠岩 粉10-15份、瓜尔胶10-15份、米糠蜡8-13份、聚乙二醇6-10份、羟丙基纤 维素6-10份、聚丙烯酰胺5-8份、硅藻土5-8份、玉米朊4-6份、沸石粉3-5 份、矿物油20-2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米糠蜡加热至80-85℃,待完全熔化 后加入瓜尔胶、羟丙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海泡 石粉、膨胀珍珠岩粉、硅藻土和沸石粉,混合物于超声频率40kHz、功率50W 下超声处理30min,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聚乙二醇、玉米朊和矿物油,充分 混合均匀。

所述诱杀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樒树叶20-25份、香椿叶15-20 份、桂花12-17份、甜叶菊10-15份、槐花10-15份、香油8-13份、酒曲7-11 份、莳萝草5-10份、氯仿5-10份、甘蔗糖蜜4-8份、竹醋3-6份、甘草2-4 份,其制备方法为:将樒树叶、香椿叶、桂花、甜叶菊、槐花、莳萝草和甘 草经冷冻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再加入酒曲、甘蔗糖蜜和竹醋,混合均匀后于 0-5℃下静置30min,然后加入香油和氯仿,充分混合均匀。

一种梧桐木虱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蓖麻叶、大飞扬草、常青藤、杏叶、犁头尖和黄独叶加入5倍重量 乙醇中,混合物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30min,再于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 600W下微波处理10min,过滤,滤液送入喷雾干燥机,所得颗粒经粉碎机制 成粉末,即得粉料I;

(2)将樱桃籽和苍耳子经冷冻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再加入滑石粉、胆矾和 硫磺,混合均匀,即得粉料II;

(3)向粉料I中加入粉料II、诱杀剂、稳定剂、葡萄糖苷和脂肪酸甘油酯, 充分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植物成分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助剂制 得梧桐木虱防治剂,该防治剂味道清香,能有效改善施药环境,避免引起人 体不适;并且药效强、药效持久,一方面利用诱杀剂吸引梧桐木虱从而达到 有效杀灭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稳定剂来保护防治剂的有效成分,延长有效 成分的半衰期,从而减少施药次数和劳动力投入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正林苗木专业合作社,未经和县正林苗木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