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线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31395.0 | 申请日: | 2016-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4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夏宝成;赵商洛;刘红巧;孙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57/32;A01P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渭南市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线虫 病害 农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线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为噻唑膦和枯草芽胞杆菌。
背景技术
依靠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农业在极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然而,长期和大量的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也使我们的土地和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破坏。尤其是磷类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过多使用,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严重,引起土壤酸化板结、肥力下降、结构被破坏、微生物群落被破坏,诱发有害微生物突变和快速滋生,引起土传病害暴发流行,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引发农产品安全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噻唑膦,化学名称:O-乙基-S-仲丁基-2-氧代-1,3-噻唑烷-3-基硫代膦酸酯,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可由植物根吸收杀死已侵入作物根部形成根瘤的根结线虫。但其属于有机磷农药,在大量使用后,会污染环境,引起土壤酸化。
枯草芽胞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产生内生芽胞,在土壤和植物的表面普遍存在,同时还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一种内生菌,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于防治根结线虫已经有相关的报导,如丁国春、付鹏发表的《枯草芽孢杆菌株AR11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指出,枯草芽孢杆菌株AR11对番茄根部根结和卵块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该菌株还对番茄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目前,以噻唑膦、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有效成分的防治线虫的农药还没有相关的报道,也尚无现有技术启示两者随意组合对防治线虫有增效作用及防止土壤酸化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线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具有高效低毒,降低了噻唑膦的使用剂量及改善土壤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线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噻唑膦与枯草芽胞杆菌,其中噻唑膦与枯草芽胞杆菌的重量比为20:1~2:1,以及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和填料。
所述的有效成分噻唑膦与枯草芽胞杆菌的重量比为20:1~5:1,优选为15:1。
所述的助剂为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和/或粘结剂,其中所述的分散剂可选择十二烷基萘磺酸钠或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润湿剂可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崩解剂可选择尿素,粘结剂可选择黄原胶。
所述的填料可选择高岭土。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中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有效成分噻唑膦与枯草芽胞杆菌占10~20%、分散剂占3~12%、湿润剂占2~8%、崩解剂占1~8%、粘结剂占0.001~5%,余量为填料。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中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优选比为:有效成分噻唑膦与枯草芽胞杆菌占15%、分散剂占8%、湿润剂占5%、崩解剂占4.5%、粘结剂占3%,余量为填料。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制备此农药组合物的方法,按比例将有效成分噻唑膦与枯草芽胞杆菌、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和填料组分一起混合、粉碎;再加入粘结剂,得到制粒用料,将制粒用料制粒、干燥即得,其中制粒和干燥采用流化床法。
所述的流化床法制粒和干燥的流体为惰性气体。
所述的流化床法制粒和干燥的流体温度为30~60℃。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为水分散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
(1)药剂高效低毒,相比噻唑膦,药剂对人畜的毒性明显降低,避免了生产及施用过程人畜中毒的风险。
(2)活性成分噻唑膦和枯草芽胞杆菌协同增效,在合理范围内混用,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有利于减少用药成本及降低环境污染。
(3)枯草芽胞杆菌能改善土壤环境,在噻唑膦和枯草芽胞杆菌协同作用下,使植物根系生长更健康,农作物产量比单独使用噻唑膦或枯草芽胞杆菌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噻唑膦、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配剂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以噻唑膦、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配剂按有效成分含量梯度系列稀释5个浓度,用无菌水作对照,试验以番茄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试虫,设置空白对照,将噻唑膦、枯草芽孢杆菌单剂及其混配制剂采用浸虫法,进行毒力测定并做统计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