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平衡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6463.X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应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7/00 | 分类号: | B62D37/00;B60K7/00;B62D61/08;B62D61/00;B62K5/01;B62K5/027;B62M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两轮代步车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也就是车辆本身的自 动平衡能力。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 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
假设我们以站在车上的驾驶人与车辆的总体重心纵轴作为参考线。当这条轴往前 倾斜时,车身内的内置电动马达会产生往前的力量,一方面平衡人与车往前倾倒的扭矩,一 方面产生让车辆前进的加速度,相反的,当陀螺仪发现驾驶人的重心往后倾时,也会产生向 后的力量达到平衡效果。因此,驾驶人只要改变自己身体的角度往前或往后倾,就会根据倾 斜的方向前进或后退,而速度则与驾驶人身体倾斜的程度呈正比。原则上,只要有正确打开 电源且能保持足够运作的电力,车上的人就不用担心有倾倒跌落的可能,这与一般需要靠 驾驶人自己进行平衡的滑板车等交通工具大大不同。
但是,现有的两轮代步车改变行进方向主要是通过扭转把手来实现的。可以看 出,在两轮代步车上设置把手导致其结构复杂,而且成本增加。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不带把手的两轮代步车,这种代步车主要由两个能相对活动 的支架组成,每个支架上连接着对应的一个车轮。虽然,这种代步车省略了把手,但是,由于 支架尺寸较小,使用这种代步车时平衡性不容易掌握。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03958471U提供了“一种分体转动式自平衡两轮车”,它包括 车体主架,车体主架两侧设有轮子,车体主架内设有电机及可控制电机转速的陀螺仪,所述 的车体主架包括两个相互分离的分体车架,两个分体车架中间设有一根连轴,两个分体车 架以连轴为转动中心独自转动,每个分体车架内单独设有陀螺仪和电机,分体车架包括一 个上盖踏板与下壳体,陀螺仪固定在上盖踏板底部,陀螺仪连接电路板,电路板连接电机, 电机驱动轮子。
上述专利中的两轮车能实现用脚进行加速减速、转弯功能,并且结构简单。但是, 它主要由两个能相对活动的支架组成,使用过程中其平衡性不容易控制。而且,由于其占用 空间,携带也不甚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而提出的一种电动平衡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车身、四个驱动轮、 控制机构;所述车身包括呈平板状的脚踏板及设置于所述脚踏板下部的支撑骨架;所述四 个驱动轮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并呈矩形排布,所述四个驱动轮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 述四个驱动轮的底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脚踏板平行;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及 两个差速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两个差速器与所述四个驱动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平衡车还包括位置感应装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夹设在所述 脚踏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并用于感应脚踏板上的使用者的重心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机构 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的驱动力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置感应装置连 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感应到的使用者的重心位置信息判断出所述使用者 的重心位置,所述两个差速器根据所述使用者的重心位置将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的驱动力分 配至所述四个驱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架上部具有凹入的安装腔,所述脚踏板盖合安装腔,位置感 应装置位于安装腔内并分别抵靠安装腔的底壁及脚踏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连接在所述控制机构与 供电装置之间,所述感应开关用于通过感应车上是否有使用者来控制所述控制机构的上电 和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前部向下凸设有用于保护位于车身前部的车轮的护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平衡车由于主体构件的车体呈平板状,因此,它结构紧凑,便于 携带和存放。同时,由于本电动平衡车具有三个或者四个车轮,因此,它相对其它的两轮代 步车而言其平衡性比较高,使用者站立在本电动平衡车上时起平衡性更容易掌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平衡车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平衡车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动平衡车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6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