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进料装置的垃圾焚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3778.9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吕丽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丽端 |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进料 装置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具体是一种带有进料装置的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近代各国也相继建造了焚烧炉,垃 圾焚烧法己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焚化是其中一种将垃圾转换成能源的技 术,其它如气化,等离子弧气化,热解和厌氧消化,可是,不是所有焚化系统都配以产生 能源和材料的设备,在一些国家,尤其是那些兴建焚化炉开始于几十年前,常常没有在焚 烧前进行废物分类,以去除有害的、体积庞大的或可再生的原料,这些焚化炉由于没有足 够的尾气净化和有效的焚烧流程控制,容易危害焚化炉职员的健康和周围的环境,通常, 这类焚化炉是不发电的,而且现有的垃圾焚烧炉,由于空气不能及时的充入到焚烧炉内, 使得垃圾焚烧的不够充分,容易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对附近的环境产生污染和对生活居 民的生活带来了危害,一般的垃圾焚烧炉都不带有出灰机构,需要人工操作,影响了工作 效率,另外在垃圾进焚烧炉段前需将垃圾推料到焚烧炉炉排前端,然而,由于城市生活垃 圾中有一定的含水量,在推料过程中垃圾往往会渗出一定量污水并流至炉体外,产生恶臭 气味,造成垃圾焚烧设备附件场地环境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进料装置的垃圾焚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进料装置的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左上侧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 支撑板上侧左端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推板连接,第一支撑板上侧 中段设有垃圾放置区,第一支撑板上侧靠右位置支撑有垃圾处理腔,垃圾处理腔左右两侧 都开设有与第一推板相匹配的通孔,垃圾处理腔上侧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 杆与垃圾处理腔内部上侧的压板相连接,垃圾处理腔内部中段与第一支撑板齐平处设有过 滤板,过滤板下侧四周都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块,过滤板下侧设有过滤层,垃圾处理腔内 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渗滤液的液体收集槽,在炉体左侧壁上侧开设有进料口,第一支撑板右 端竖直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侧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炉体内壁上覆盖有隔热层, 隔热层内部填充有耐热材料,炉体内部中段水平设有若干根空心管,空心管由耐热耐腐蚀 材料制成,空心管右端均伸出炉体外并与进风管连接,进风管底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炉 体内部下侧设有挡料板,炉体右侧靠下位置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侧左端设有第 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右端的第二推板连接,第二推板右端与设置在炉体内部 的推料板连接,炉体右侧壁上设有第二挡板,挡第二挡板顶端通过转轴与炉体旋转连接, 炉体右侧设有接料斗,接料斗顶端与挡料板上表面齐平,接料斗底端连接有接料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推板为长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层包括上下设置的不锈钢滤网、石英砂过滤 层和活性炭吸附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推板的截面形状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垃圾进料过程中,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 推板往右移动,将垃圾推入垃圾处理腔中,第二液压缸带动压板往下运动,将垃圾中的液 体由过滤板挤出,挤压完成后,第一液压缸带动压板上升,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一挡板上升, 第一液压缸继续带动第一推板向右移动将除水后垃圾由进料口挤入炉体内部进行焚烧,实 现了自动进料,而挤压出的液体经过过滤层的过滤被液体收集槽收集,避免了污染,过滤 层由不锈钢滤网、石英砂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构成,过滤效果好,垃圾被滤去水分后, 燃烧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燃烧更为充分;隔热层中填充有耐热材料,使焚烧时不会对炉 体产生烧伤,空心管上开有若干小孔,使得在焚烧时有足够的空气进入炉体中,保证了燃 烧效率,避免了空气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的现象,空心管为耐热耐腐蚀材料,保护空心管 不会被损坏;垃圾燃烧完成后,第二液压缸带动推料板向右运动,将焚烧后的物料向右推 动,推出炉体外并被接料槽收集,实现了对燃烧后垃圾的自动回收,无需人工操作,自动 化程度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丽端,未经吕丽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3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