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3D打印机的框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32473.3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0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左华云;胡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多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2F3/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打印机 框架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成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3D打印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熔融沉积造型FDM技术是将3D模型分为一层层极薄的截面生成控制3D打印机喷嘴移动轨迹的二维几何信息,3D打印机加热头把热熔性材料ABS、PLA、树脂、尼龙、蜡等加热到临界状态呈现半流体性质在计算机控制下沿3D模型确定的二维几何信息运动轨迹喷头将半流动状态的材料挤压出来凝固形成轮廓形状的薄层。当一层完毕后通过垂直升降系统降下新形成层进行固化。这样层层堆积粘结自下而上形成该模型的三维实体。
目前市场上基于FDM原理的3D打印机主要分为工业级和消费桌面级两种类型,消费桌面级打印机的尺寸往往不大,打印体积一般在800cm3范围之内,进一步提高打印模型的尺寸需要增加打印机的结构尺寸,而大尺寸打印机装配结构的牢固稳定性受到固定连接方式和结构的制约,同时也为装配工作量带来了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大尺寸3D打印机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增加大尺寸打印机的结构牢固性,同时装配简单,提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尺寸3D打印机框架结构,包括方形的下盖、下基板、升降台、上基板、上盖、光轴、直角杆,所述下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盖上,所述下基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深度相同的盲孔,四根所述光轴的下端分别插入所述下基板上的盲孔与所述下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光轴上还可滑动的连接有所述升降台,所述上基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下基板上相同的盲孔,所述光轴的上端分别插入所述盲孔内与所述上基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基板上,四根所述直角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基板,上端连接所述上基板。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台上还设置有三个丝杆螺母,所述上基板上固定连接有三个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上的丝杆分别通过螺纹与丝杆螺母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直角杆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四根光轴提供抗压支撑和四根直角杆提供抗拉支撑,使大尺寸打印机的整机架构强度高、连接牢固,通过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开设盲孔,并严格保证各个盲孔的深度和孔距,使光轴安装到盲孔内后能够极大的确保整机架构的位置精度,采用这种结构也使得光轴的安装极为简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3D打印机框架结构的三维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3D打印机框架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承压和抗拉部件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1-下盖、2-下基板、3-直角杆、4-上基板、5-上盖、6-升降台、7-丝杆螺母、8-光轴、9-丝杆电机、10-螺钉、11-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方形的下盖1、下基板2、升降台6、上基板4、上盖5、光轴8、直角杆3,所述下基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盖1上,所述下基板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深度相同的盲孔11,四根所述光轴8的下端分别插入所述下基板2上的盲孔11与所述下基板2固定连接,所述光轴8上还可滑动的连接有所述升降台6,所述上基板4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下基板2上相同的盲孔11,所述光轴8的上端分别插入所述盲孔11内与所述上基板4固定连接,所述上盖5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基板4上,四根所述直角杆3的下端连接所述下基板2,上端连接所述上基板4。所述升降台6上还设置有三个丝杆螺母7,所述上基板4上固定连接有三个丝杆电机9,所述丝杆电机9上的丝杆分别通过螺纹与丝杆螺母7相连接。所述直角杆3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螺钉10与所述上基板4和所述下基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多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多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2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